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分析
张晓倩
身份证号:130183198809181304
1 工程概况
本文将某城市BRT 系统施工项目作为案例展开研究,其具体情况: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选择框架结构体系,预计项目使用时间 50a 。该建筑施工项目划分成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其中,地下室基础施工的尺寸情况包括:底板的厚度是 400mm ,宽度是 55.8mm ,长度是 144.5m 。该施工项目的底板和侧壁施工应用 C35 抗渗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为 P8 。工程正式施工时,地板与侧墙区域的施工选择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要达到耐久性和整体性的相关要求,同时也要确保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另外,在施工期间应重视裂缝的控制和结构整体的防水能力。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热能,产生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干缩应力,二者会产生共同作用,导致钢筋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对结构的耐水性和封闭性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该施工项目机制控制应重点关注混凝土裂缝问题。
2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成材料与围墙的结构决定了其很容易受到外部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种类的裂缝。主要原因:第1,由于化学反应造成的混凝土的开裂,典型的为碱-骨料反应裂缝;第2,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导致其失水过多,如果混凝土失去了 80% 的水后仍未引起收缩,那么剩下的 20% 的吸附水也会溢出,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还会出现干缩裂缝;第3,使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应力,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出现外荷载裂缝;第 4,受外荷载直接应力和外在作用引起的裂缝;第 5,混凝土有显著的热膨胀与冷收缩的性质,在施工环节出现收缩与沉降不均匀等问题,从而产生裂缝。
3 建筑工程中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与施工技术
3.1 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期间,施工人员应根据行业相关要求进行严格规范的操作。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与相关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可得:钢筋混凝土施工期间应用膨胀剂,可提高质量水平。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置比,在混凝土材料配置期间增加适量外加剂,能够控制预制压力,提升抗裂性能。大型建筑项目可尝试应用膨胀剂控制预压力,逐步提升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抗裂性能。如应用HA-P 类抗裂防水剂,可控制贯穿性裂缝问题的发生率。同时,要重视混凝土的管理与养护,如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原材料及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并优化施工方案,运用适合的养护手段,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3.2 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
3.2.1 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施工期间,为了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温度或者收缩不均等因素影响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施工设计相关要求与标准进行施工。在基础底板的施工与梁、楼板的施工环节要设置临时的施工缝隙,经过构件的内部收缩后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并把结构重新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外,也可掺入适量的抗裂纤维,加大预应力。同时,还可控制水泥内的细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增强抗冲击与抗折的强度,避免混凝土出现断裂。
3.2.2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期间,施工人员可结合浇筑面积的大小与混凝土供应的能力情况,运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分层的厚度要控制在 300~500 mm,厚度比例取 1:6~1:7。在正式开始浇筑时,应该从长边的方向开始逐渐向另一边缓慢推进,逐层向上。另外,也可运用从中间朝两边推进的方式,确保混凝土处于均匀上升状态。施工人员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浇筑混凝土的状态,确保上层的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筑,以防出现冷缝,同时施工期间要把表面堆积的水迅速排除干净。在混凝土浇筑结束3~4h 后,可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照标高线使用刮尺轻轻刮抹。
3.2.3 提升构件连续浇筑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预设后浇带之后补偿混凝土,同时减少或者取消后浇带与伸缩缝,使用延长构件展开连续浇筑施工技术完成施工。施工人员可运用连续式、间歇式以及后浇式这 3 种方式来进行施工。应用膨胀带可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在具体运用时,施工人员要按照以抗为主和抗放管结合的方式,设置加强带为抗,设置后浇带与后浇式的膨胀带为放,结合建筑物收缩的应力曲线,应该在收缩较大的部位增设一个膨胀加强带,同时使用 WPA 减缩纤维膨胀抗裂剂,经过配置之后获得大膨胀混凝土。
3.2.4 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技术
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是由我国建筑材料科学院研发的新型应用技术,通过充分利用混凝土膨胀剂的膨胀性能和掺量的变化,不断调整膨胀量,从而可对混凝土结构的各个部位收缩实施补偿。具体来说,可结合工程结构不同部位的实际收缩情况,运用膨胀加强带把整体结构划分成若干块,并通过不同的膨胀性能混凝土来填充。这种技术的施工方式灵活,能够保障施工的整体性。
4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
精准投料和搅拌均匀―施工人员在制备混凝土施工材料期间,对于 FQa高性能的膨胀剂,应用期间要确保投料的精准度,还要均匀地搅拌各类原材料。加强技术的协调―预先选择技术力量较强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各方要协商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并制定施工方案,应用适合的举措和预防手段,控制裂缝的产生,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标。做好温度的控制―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埋式温度传感器设备进行温度数据采集期间,需要检测好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情况,把握变化规律,并据此指导现场施工拆模与养护。
5 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质量的建议
5.1 组建专业施工作业队伍
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构建符合现代化施工生产要求的高素质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定期组织理论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落实自身职责,依据施工要求与规范进行施工,把控好细节的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部位,以及混凝土的土方量、厂家等信息,确保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质量。
5.2 做好地下结构砼的养护
施工人员在抹平混凝土表面之后,要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抹平的混凝土表面,必要时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袋来保温。如果混凝土泛白,要立即进行浇水,或者在混凝土表面蓄水养护,抗渗养护时间不可低于 14d
6 结语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期间,应用适合的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手段,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施工人员在施工时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延长构件连续浇筑施工技术、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技术,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性能。尤其是对防水要求非常严格的结构混凝土,在施工期间应用以上技术能够提升结构的防水能力,以防主体结构在施工后产生裂缝和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姜泽宇,土木工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8):162-164,168
[2]黄清华.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产业,2022(10):92-94,106.
[3]张德刚.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2(18):115-117
[4]谭廷军.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