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
谭永慧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颜庄初级中学 27110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散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将通过对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重新审视,探讨其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品位、思维品质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经典散文,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通过对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散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散文阅读 教学策略
1.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基础的知识技能,还涵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尤其是经典散文,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分析,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通过对经典散文的教学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至关重要,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通过散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积累语言素材、提升语文能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和人文熏陶。散文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思想美,给予学生深刻的艺术享受和人文关怀,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
通过散文阅读,学生可以提升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散文中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的凝练和美的表现力,通过学习和品味散文语言,学生可以感悟语言的独特魅力,增强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例如,朱自清的《春》中,那种对春天万象复苏的描写,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学会细腻的描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表达。
散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优秀的散文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散文,学生可以接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描绘了冬天的济南城,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老舍笔下的风景之美,更让他们体会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品位,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品质。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散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深入的文本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之美,从而实现散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的问题
尽管散文阅读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内容和形式的分析,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在教学《春》这篇文章时,有些教师可能更多地关注其语言美和修辞手法,而忽略对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引导,从而失去了散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学生在散文阅读过程中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足,许多时候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缺乏个人的阅读体会和情感共鸣。许多学生在阅读《济南的冬天》时,往往只是机械地理解文中的景物描写,而没有真正感受到冬天济南的特殊美感和文化意蕴,这导致了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的不佳。散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足,教师往往重在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其情感共鸣,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深入参与和个人体会,才能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4.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的对策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多样性,通过创设情境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例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春天的自然景象,或者通过配乐朗读、影视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而深刻地体会春天的美好,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力和感知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深入体会老舍笔下济南的独特冬景和文化意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内化和提升。教师还应该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和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例如,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散文内容展开写作、讨论或演讲,或者安排学生朗读散文并分享个人感悟。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之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力和思维品质。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散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能够为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散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从而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写作、讨论或演讲,以及安排学生朗读散文并分享个人感悟,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力和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房金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思考[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4(001):000.
[2] 李玲.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20):87.
[3] 李忠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21, 000(08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