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模式
吴东爽 毛雷
哈尔滨石油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形成新的信息传播环境,拓宽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导致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为起到对大学生的教育培训作用,高校应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新模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法制安全教育效果,让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观念,并具备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法制安全教育模式;有效措施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也是新媒体平台的活跃用户,为避免大学生受到新媒体平台中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教育时,应尊重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并通过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便于大学生积极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的机遇
1.1拓宽信息获取途径
在旧有法制安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仅能通过课堂学习和文献阅读等方式获取知识,学习途径较为单一,不仅较难实现理想的法制安全教育效果,还会降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为大学生构建新的法制安全教育模式,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便于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进行信息检索,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同时,在新媒体平台中,大学生既可以检索到专业的文献信息,又能够查阅真实的图片、影像资料,丰富大学生的学习体验,便于大学生接受法制安全教育知识,保障法制安全教育效果。
1.2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忽略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会降低教学效果,较难保障法制安全教育进程的顺利推进。而在新媒体时代中,教师应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实时性和互动性特点,优化调整法制安全教育模式,并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升大学生参与法制安全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提高法制安全教育整体水平。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网络诈骗的热点新闻,在校园论坛发布帖子,吸引大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并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便于向大学生科普预防网络诈骗知识,让大学生掌握正确上网的方法,强化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1.3促进大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在思想教育中,法制安全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环节,为起到对大学生的全面培养作用,教师应通过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概念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在法制安全教育阶段,教师应使用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知识储备,便于大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网络信息资料、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为避免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影响、陷入网络陷阱和诈骗的圈套,教师应借助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法制安全教育模式,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大学生的不良信息辨别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够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新媒体时代构建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2.1整合新媒体教学资源
在教学阶段,教师为强化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应整合新媒体教学资源,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新模式。首先,高校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优势,开启线上投票,根据大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需求确定教学主题,既要发挥法制安全教育课程的思想教育作用,为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做铺垫;又应传授大学生法律安全防范技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次,教师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传播国家法制安全教育理念,并丰富传播模式,在互联网上营造良好的教育宣传氛围,便于起到对大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培训会议,根据近期的法制安全教育效果进行讨论,便于优化调整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合应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2革新教育理念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工作时,不能局限在旧有的模式中,应通过革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构建法制安全教育模式。第一,教师应以教育大纲为基础,进行拓展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大纲的规范要求。同时,教师应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法制安全教育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安全观念。第二,教师应调整课程安排,避免沿用单向输出知识的教学模式,应使用互动教学模式,增加大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的教学主体优势,优化法制安全教育的教育效果。
2.3创新教学方法
课堂是法制安全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法制安全教育模式融入其中。在线下教学阶段,教师利用新媒体平台的高效检索功能,提取教学资源,并利用教学案例讲解复杂的理论知识,便于大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而在线上教学阶段,教师应构建教学资源库,用于存储法制安全教育的教学资料和案例,不仅便于为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做铺垫,还丰富高校的教学资源储备,为提高法制安全教育课程质量奠定基础。不仅如此,教师应完善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并及时更新法制安全教育知识和热点新闻,便于优化法制安全教育效果。并且,教师还应借助线上教学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并为大学生答疑解惑,便于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4开展特色活动
为提高大学生对法制安全教育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应在高校内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充分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应举办主题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大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和观点,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熟练运用法制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高校还应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便于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中的热点新闻和文化表演相结合,转换法制安全教育形式,便于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
2.5构建新媒体教师团队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需求,高校应构建新媒体教师团队,将高校教育和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保障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首先,高校应开展专项教育培训课程,强化教师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便于教师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进行信息检索、挖掘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其次,新媒体设备的逐步投入使用,增大高校的专业人才缺口,高校应针对新媒体设备的维修使用需求,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对新媒体设备进行日常养护和使用管理,既要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又应延长设备的实际应用寿命。最后,高校应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便于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与法制安全教育课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结语: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工作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支持,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法制安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增加教学的互动性,便于为构建新教学模式奠定基础,促进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雪芹.新媒体时代高校女生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2):104-105.
[2]任立.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价值定位与体系的构建[J].中国军转民,2023(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