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探究
关丽花 陈家莲
山西运城市平陆中学 044300
摘要: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政治学习当中,对提升学科成绩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师要把生活化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选择高中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政治实践活动,拉近高中生与政治的距离,使政治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为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高中政治;渗透探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高中政治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学需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要注重教育生活化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下感悟、领悟高中政治课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对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也不利于激发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而生活化理念的融入,则能够以更加真实的案例或社会问题带动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相互印证,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质量。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中教学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教师应当让政治学科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到一起,提升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质量。高中政治教师组织生活化教学,打造生活化课堂,能够丰富学生的见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受传统“灌输型”理念影响,教学方法滞后。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时事政治最新信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课本知识进行传授与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会慢慢磨灭学生的学习欲望。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存在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教学的观念,对政治学科的认知也不全面,如认为政治教学比较简单,就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并理解记忆,掌握一些表层理论知识即可,这种片面的思想很容易造成教师的教学重点偏失,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降低。
3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3.1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政治教学
政治理论源自社会生活实际,并非空中楼阁,政治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部分政治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并未有效结合政治理论和日常生活,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自推出新课改政策后,高中政治教师要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应当回归生活,从而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优势。其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高中政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时,应创设与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相符的生活化情境,有机结合抽象、具体的政治理论和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对政治理论和政治原理的理解难度,也可以帮助高中政治教师开展有效教学。
3.2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为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坚实基础的准备环节。然而,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课堂活动的引入,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和知识解释。这种教学理念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科目的教师可以申请一个注重生活导论课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学生的自主性,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迅速进入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充分体现课堂价值。
3.3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知识
对学生来说,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只有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算真正地掌握了政治知识。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有探究性和有研究意义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生活化探索,帮助学生做到学用结合。
3.4追求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笔纸测验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建立既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又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情况的生活化评价机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查看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当前发生的时政热点作为学习的背景材料,能否根据这些材料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结果上。书面测验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仍被应用到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传统试卷形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注重试题的多样化,设计客观性的试题,检验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情景问题和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做出不同形式的回答,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评价的真实、准确与全面。
结语
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理念的融入,则能够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素材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的引导、启发下,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并在生活化问题的引领下,逐渐产生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思考,从而加快对政治理论知识理解的速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英姿.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1(21):302.
[2]侯建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2(45):2.
[3]马生霞.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21(46):98.
[4]蔡文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