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研究生音乐专业课程高质量建设与创业就业研究
于俏 何艺 王以恒
1.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哈尔滨,150025 2.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130117
【摘要】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数智化时代,高校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探讨数智化赋能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建设以及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观点和解决路径,旨在实现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创业实践的统一。
一、引言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 780 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 60 多万名博士和 670 多万名硕士。硕士研究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知识更新换代频繁。数智化浪潮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音乐行业也不例外。音乐的创作、传播、消费等环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开展知识学习、问题思考、实践创新,建设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体系。课程学习过程中也要引导研究生创业就业的发展方向,运用数智化、信息化技术,随时指引研究生就业创业发展方向,随时更新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打造个性化学习平台,课程高质量建设指导学生高质量就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课题以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为例,重点探讨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建设对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赋能研究生课程建设,运用好数智化开展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让数智化指引毕业生就业创业发展方向,是当下高校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目前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研究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探讨并非系统化与全面化,对于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如何开拓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渠道与环境、方向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与分析。
二、数智化时代研究生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与就业创业研究现状
(一)数智化时代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众多学者关注到数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如慕课、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些教学模式丰富与扩充了高校的研究生课程教育体系,使教育更加灵活多样。有研究指出,数智化技术能够将海量的教育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便利。
(二)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与就业创业的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就业创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就业渠道,对于数智化时代下音乐专业课程如何创新以促进就业创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三、数智化时代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过载与筛选困难
虽然数智化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也导致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学生在面对海量的音乐信息时,往往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凝练信息,合理运用信息进行实践应用。
(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数智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新兴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影响了数智化教学的效果。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应用能力。
(三)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兴的数智化教学方式接受度不高。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限制了数智化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数智化教学的新模式。
四、数智化时代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将传统的音乐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形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融合
结合数智化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例如,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将传统教学方法与数智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智能化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建议。
五、就业创业导向的课程创新模式构建
(一)“三位一体”课程模型
1.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是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核心。在数智化时代,除了传统的音乐技能训练,还应增加数智化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等课程内容。例如,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进行作曲、编曲、混音等操作,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和制作能力。
2.数智素养课程
数智素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智化技术解决音乐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应用、音乐大数据挖掘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智化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创业就业课程
创业就业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音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就业创业机会。课程内容包括音乐市场营销、音乐项目策划、创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创业就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校企合作与产业对接
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音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专业师资和行业前沿信息,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符合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产业对接与人才培养
根据音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针对当前音乐科技领域的热门岗位,开设相关的课程和培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六、对策建议与实施保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数智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数智化教学研究和实践,积极探索适合音乐专业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数智化时代的需求和音乐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数智化相关课程的比重,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整合。
(三)强化就业创业指导
建立专门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讲座、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七、结语
在数智化时代,音乐专业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建设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智化赋能课程建设,创新课程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数智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研究生课程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创业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 2012,(12).
[2]焦道利,李爽.数智化时代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
项目支撑:黑龙江省教育厅研究生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项目--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室内乐实践与理论研究》No.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