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的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王娜娜
静宁县李店镇学区
摘要:大思政课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倡导联合多学科、多领域,收集思政教育元素,为学生构建全方位育人场域,营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为推进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构建,为社会培育所需的新时代接班人,需要小学思政教师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助力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构建,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大思政课;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小学思政课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基于大思政课理念创新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促进多方教育资源整合,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课格局,助力农村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同时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凸显了大思政课理念下创新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对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要明确教材拓展的重要性,在传统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讲解为主,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不强,对于学生来讲较难产生兴趣。为了有效丰富思政课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可以打破传统以教材讲授为主的思政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所在地区的乡土资源,如民间故事、传统习俗或者历史遗址等,将其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科学融合,实现知识与生活的关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时,其中包含了法治观念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主题,收集乡土资源,实施思政教学。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革命历史遗迹,并邀请曾经参加革命战争的老革命家讲述战斗故事,在参观与聆听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当地的革命历史,将爱国情怀有效渗透在思政课中,使其亲身感受老前辈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与地域历史的认同感,强化思政教学效果,促进传统优秀品质的传承与弘扬[1]。
二、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大思政课理念更为重视实践育人,而在传统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凭借教学经验,理论化的讲授课程内容,较少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课本中所描绘的内容,并不能够深入理解与感悟,因此制约了思政课教学效果。为发挥大思政课理念的引导作用,小学思政教师应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组织不同层次的思政实践活动,针对低年段的学生侧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与品德培养,针对高年段的学生侧重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塑造。例如,结合思政课中的服务社会意识培养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到所在地区中的孤寡老人家中,为其打扫卫生或者陪伴聊天,借助实践活动组织,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与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与行为。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关于劳动观念培养内容,组织农活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农田中参与农作物种植过程,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与快乐,强化学生对教材中劳动创作价值内涵的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善于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段
与城市教育相对比,农村小学教学设备与环境相对落后,但是伴随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在很多农村小学中也逐步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为大思政课理念落实提供了良好环境。为了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技术开展思政课。例如,在讲授关于环保教育内容时,对于这一理念很多学生并没有更多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多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讲授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视频呈现在课堂中,借助直观生动的视频展示不注重环境保护的后果,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环境保护的内涵,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并在生活中积极地践行环境保护理念[2]。此外,在讲授关于法治观念内容时,很多学生并不能够深刻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含义,存在法治观念较为薄弱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网络中收集法治小故事视频,生动的展示法治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
四、推进家校合作,实现协同育人
在传统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因此较少关注对学生进行家庭教育,而在大思政课理念下,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手段进行创新,同时应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思政教育中,这对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构建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并取得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实现家校合力。学校方面应经常组织家访以及家长会,向家长传授思政教学方法,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实施思政教育。例如,在讲授完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这一主题,为家庭中的老人或者小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老人捶背、洗脚,为小孩穿衣服、喂饭等,实现传统优秀美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创新农村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实现全方位育人格局构建的有效途径,能够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为助力学生成为新时代所需的优秀青年,需要通过整合乡土资源,优化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家校合作等途径,推动农村思政课教学创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张晓红. 大思政模式下小学思政课程的行与思 [J]. 吉林教育, 2024, (25): 29-30.
[2]宋金奇. 小学“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遵循与创新路径 [J]. 江苏教育, 2024, (36):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