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单元为引领,优化语文教学

作者

何婷婷 邓煜婷

福州金山中学 福建 福州350008

摘要:大单元教学模式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为优化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本文聚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以教学设计与学生发展为研究维度,采用文献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系统探讨了大单元教学的目标确立、流程优化与复习策略。研究旨在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学生发展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持续推进,大单元教学日益成为初中语文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突破单篇限制,整合单元资源,引导学生在主题探究中感悟语文魅力、提升语文素养。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与经验局限,部分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仍存在诸多困惑,难以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育人功效,亟需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开展深入研究。

一、课前: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大单元教学的首要一步便是课前制定整体教学目标,教师应立足单元主题,综合考量文本内容、学情特点等因素,确立贯穿全单元的整体目标[1]。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包括了《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散文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等古诗。尽管文体各异,但都蕴含着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主题。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与春夏秋冬四季相关的微视频,集中展示大自然的多样色彩。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最爱哪个季节”的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不同季节的独特感受。通过这些课前活动的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被充分调动,如此整个单元的教学必将更加高效而富有成效。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学情特点,不断优化课前导入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单元教学营造良好的开端。

二、课中:优化教学流程,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整体教学目标,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设计。教师可采取“单篇突破、单元整合”的思路,即在单篇教学中重点突破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等知识点,而在单元整合环节则着眼于主题升华、方法总结[2]。教师在讲授《春》《济南的冬天》等散文时,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作者观察自然的角度和方法。如在教学《春》时,可指导学生归纳朱自清是如何从小草、柳树、桃花等角度观察春天的;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则可引导学生总结老舍观察冬日济南的独特视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将加深对观察方法的理解。而在单元整合环节,教师则可引导学生探讨不同作品在观察角度、描写手法上的异同,进而归纳观察与描写的一般方法。单元教学绝非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设计“走进大自然,观察身边的春夏秋冬”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所学的观察方法去感悟四季之美。学生可通过日记、诗歌、摄影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对四季的观察与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和提升。在习作指导环节,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模仿和迁移的方式,学习单元内优秀作品的表达技巧。如在指导写景散文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借鉴《春》的白描手法,学习《济南的冬天》的细节描写,感悟《雨的四季》的诗化表达。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感悟名家笔法,语言表达能力必将随之提高。

三、课后:开展单元整体复习,推动学生语文迁移运用

课后复习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一环,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迁移运用。以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课后可设计一系列复习活动,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本单元所学。首先,以“热爱生活,学会观察”为中心,围绕春夏秋冬四个分支,学生可将每篇课文的内容、观察角度、描写特色等一一填入。在绘图过程中,学生能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观察方法的掌握。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形成更加系统和立体的认知[3]。其次,教师可依托单元主题,精心设计复习作业。如围绕“我眼中的四季”这一话题,要求学生选取一个季节进行观察描写。学生可以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呈现,但必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观察角度和描写技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实践,加深对观察方法的领悟,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再次,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录,并与本单元所学知识相结合。学生可以随手拍摄一张秋日落叶的照片,配上几句简洁的文字说明;或录制一段春日鸟鸣的音频,谱写一首小诗。最后,大单元复习还应注重开放性和趣味性,教师可开展以“我最喜爱的季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从观察角度、描写技巧等方面阐述自己的独特感受。

结束语:

大单元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变革的必由之路,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系统探讨了目标确立、流程优化、复习拓展等关键策略,旨在为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视角,深入考察不同语文学情下大单元教学的适切性,加强教学策略的精准设计,同时还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提升实施大单元教学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欣.借助大单元教学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嘉应文学,2024,(18):187-189.

[2]黄河.统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D].吉首大学,2023.

[3]潘茜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