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用能力的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实践
杨员花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河潭镇河潭中小学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跨界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元资源,为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深入探讨提升语用能力的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实践,分析其重要性,阐述具体的实践策略,并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能力;跨界学习;教学实践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用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它关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和思维的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方面有所欠缺。跨界学习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实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语用能力。因此,研究提升语用能力的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对提升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2.1 拓展语言学习情境
跨界学习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情境。通过与不同学科的融合,学生能够在多元的情境中接触和运用语言。在语文与科学的跨界学习中,学生可以围绕 “植物的生长” 这一主题,不仅学习科学知识,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还能在观察、记录、讨论和汇报的过程中,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极大地拓展了语言运用的场景。
2.2 丰富语言表达素材
不同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在语文与美术的跨界学习中,学生欣赏绘画作品、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就是积累视觉素材、丰富内心感受的过程。这些感受和素材能够转化为生动的语言表达,使学生在描述作品、分享创作思路时,有更多的内容可写、可说,让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2.3 激发语言运用兴趣
跨界学习以其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当语文学习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时,学生在唱、演、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和表现力,从而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学生更主动地探索语言的奥秘,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
三、提升语用能力的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实践策略
3.1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
3.1.1 语文与科学的融合
在学习科普类文章时,可以引入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组织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学会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达,提升了语用能力。还可以开展 “科学小论文” 写作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和阐述,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3.1.2 语文与艺术学科的融合
语文与音乐的融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等活动来实现。在学习诗歌时,为诗歌配上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创造力。语文与美术的融合,可以开展 “为课文配画”“根据画作写故事” 等活动。在学习《桂林山水》后,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幅画,然后用文字描述画面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能力。
3.2 语文与生活的跨界联系
3.2.1 开展生活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节日、季节变化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写春联、拜年祝福语,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同时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在秋天,可以开展 “秋天的景色” 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或者制作手抄报,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3.2.2 利用生活资源丰富语文学习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语文资源,如广告牌、商标、说明书等。让学生收集有趣的广告语,分析其语言特点和创意,学习运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进行宣传。鼓励学生阅读商品说明书,了解如何用准确、规范的语言介绍产品信息,然后尝试自己为一件物品写说明书,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3 构建跨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3.3.1 创设跨界学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具有跨界特色的学习情境。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通过播放西沙群岛的视频资料,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之中。同时,引入地理知识,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让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用能力。
3.3.2 设计跨界学习任务
设计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的跨界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语用能力。布置 “设计一个环保宣传活动方案” 的任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美术、社会等学科知识。学生需要撰写宣传文案,设计宣传海报,策划宣传活动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创意设计等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
4.1 教师的跨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有限,在开展跨界学习时,难以实现深度融合。有些教师在语文与科学的跨界教学中,对科学知识的讲解不够准确,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跨界教学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跨界学习。
4.2 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跨界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丰富的资源支持,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教学时间和学校资源的限制,有些跨界学习活动无法充分开展。开展科学实验需要实验器材和场地,组织艺术活动需要相应的艺术设施,这些资源的不足可能会影响跨界学习的质量。学校和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时间,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为跨界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结论
小学语文跨界学习为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途径。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境,丰富语言表达素材,激发语言运用兴趣,从而提升语用能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合理利用时间和资源,小学语文跨界学习将在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学语文跨界学习的模式和方法,不断适应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温儒敏。语文课程改革与 “语用” 意识 [J]. 语文建设,2012 (06):4 - 8.
[3] 张华。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论基础 [J]. 全球教育展望,2020,49 (06):3 - 16.
[4] 王荣生。语文课程内容重构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刘恩樵。跨界学习: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