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人本观念”的有效融入

作者

马荣云

山东省新泰市翟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其管理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人本观念强调尊重个体的价值与需求,将其有效融入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人本观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效融入人本观念的策略,同时列举相关参考文献,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有益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人本观念;学生发展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双重职责,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人本观念的核心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本观念融入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人本观念的内涵及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人本观念的内涵

人本观念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尊严和价值。在教育领域,人本观念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情感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它倡导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人本观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人本观念指导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在知识学习、品德培养、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对于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提供更多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挖掘其潜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学习能力。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当班主任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时,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进步。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人本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陈旧

部分小学班主任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中,采用 “一刀切” 的管理方式,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例如,在安排座位时,只按照身高或成绩进行统一安排,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求和意愿。

(二)沟通方式不当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缺乏耐心和方法,往往采取批评、指责的方式,而不是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就直接批评学生,使学生感到委屈和不满。

(三)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情感的关怀和支持。但部分班主任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没有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例如,当学生在家庭中遇到问题,情绪低落时,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疏导。

四、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入人本观念的策略

(一)更新管理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树立平等意识: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班级管理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例如,在班级活动的策划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

关注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管理计划和教育方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二)改进沟通方式,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学会倾听:班主任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耐心听取学生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在与学生交流时,放下教师的架子,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例如,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效表达: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和态度的温和。避免使用批评、指责的语言,而是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用温和的语气指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关注学生情感需求,给予人文关怀

关心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情况,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例如,当学生生病时,关心学生的病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在家庭中遇到问题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定期开展 “情绪管理” 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五、结论

人本观念的有效融入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通过更新管理观念、改进沟通方式、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等策略,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不断学习和实践,将人本观念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始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人本观念”的有效融入策略. 苏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8)

[2] 浅谈网络环境下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王芳.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

[3]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汤艳.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