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影响研究
陈秉军
四川省荥经县宝峰彝族乡中心小学
引言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识字的关键时期,识字量的积累和识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注重机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知识。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活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一)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将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认知心理学则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加工和心理活动,情境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线索,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现状分析
(一)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获取知识,对于抽象的文字和概念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二)传统识字教学方法对学生识字兴趣的影响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通常采用集中识字、机械认读和反复书写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生的识字兴趣。传统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情境教学法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情境教学法能够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这些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识字故事,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汉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汉字,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多种方式与汉字进行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例如,在教学“水果”类汉字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水果超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在买卖水果的过程中认识和书写相关的汉字,这种亲身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汉字。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境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创设的自然情境中,学生可以自主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发现其中的汉字,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境教学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含义,创编有趣的识字故事。例如,在教学“猫”字时,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它长着毛茸茸的尾巴,喜欢吃鱼和老鼠,它就是小猫。‘猫’字左边的‘犭’表示它是一种动物,右边的‘苗’表示它的发音。”通过故事情境,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记住“猫”字的字形和字义。
(二)运用游戏情境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将游戏与识字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识字大闯关”游戏,将汉字卡片贴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并认读汉字,每闯过一关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联系生活情境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交通”类汉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
近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交通标志和车辆,认识“红绿灯”“斑马线”“汽车”等汉字。通过联系生活情境,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现状和对情境教学法的态度;通过实验研究法对比情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效果;通过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和参与度。
(二)实验设计
选取某小学低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识字测试和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比较两个班级学生的识字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变化情况。
结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不仅提高了识字量,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学玲 . 面向学生能力提升的多样化分层练习——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练习设计探讨 [J]. 语文教学通讯·D 刊 ( 学术刊 ),2024,(01):83-85.
[2] 赵甜梦, 徐东.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中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策略[J].家长 ,2021,(12):42-43.
[3] 陶继新 . 叩开学生抽象思维的大门——陆虹老师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述评 [J]. 新教师 ,2021,(0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