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单位财务审计的困境与优化对策

作者

朱伟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审计局2767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它不仅涉及农业生产、农村发展,还包括农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的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单位财务审计作为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防范经济风险的关键手段,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审计在农村单位的实际操作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首先,审计资源的匮乏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审计效果不理想。其次,部分农村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增加了审计的复杂度和难度。最后,信息化建设不足和财务管理流程不规范也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这些困境,本文提出了优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单位财务审计的对策,旨在通过制度优化、审计方法创新、人才培养和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的措施,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单位财务审计,困境,优化对策,财政资金管理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手段,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然而,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尤为重要。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和财政管理的复杂性,如何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和规范管理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而单位财务审计,作为一项有效的监管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透明度,还能有效防范经济风险。然而,在实践中,农村单位的财务审计面临着诸多困境。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水平低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通过优化财务审计模式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当前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主要困境出发,分析影响审计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力求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财务审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对地方政府和农村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农村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却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首先,审计资源的匮乏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审计经费的投入较少,导致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配备不充足,审计工作难以全面开展。其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制约审计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农村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许多地方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监管机制。这使得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面临大量的财务漏洞和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再者,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也是影响财务审计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地方未能有效建立起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审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不够高效,影响了审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单位财务审计困境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困境时,需要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首先,审计资源的匮乏源于农村地区财政资金的紧张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单位的经济活动相对较为简单,许多地方政府在审计工作的投入上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审计机构和人员数量不足,审计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审计资源的不足,导致审计人员只能进行有限的审计检查,无法全面深入地发现潜在的财务问题。

其次,审计人员素质低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然而,当前许多地方的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和培训,且大多数为兼职或临时聘用人员,缺乏长期的业务积累和实际操作经验。审计人员的低素质直接导致了审计质量的参差不齐,使得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未能及时被发现和控制。

再者,农村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审计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农村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弱,财务工作存在很多漏洞。例如,部分农村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虚报、截留、滥用等问题,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很难获得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

三、优化乡村振兴战略下单位财务审计的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的困境,本文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首先,增加审计资源的投入,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审计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审计机构能够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备,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审计需求。同时,审计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

其次,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应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财务管理、审计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全面识别和评估财务风险。此外,可以通过引入专业审计人才或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定期开展审计业务交流和学习,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靠有效的财务审计工作来保障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和规范管理。然而,当前单位财务审计面临着审计资源不足、审计人员素质低、财务管理水平差、信息化建设滞后等一系列困境。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审计资源投入、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等优化对策。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财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4,(35):126-129.DOI:10.20187/j.cnki.cn/11-3946/f.2024.35.026.

[2]仇新明,彭佳洁,丁岽.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以淮安市H区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05):470-477.

[3]陈慧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基层财务审计实施成效与面临困境以及应对思路[J].中国科技投资,2024,(1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