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关门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汤祥
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迪庆 674400
引言:
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时期,水电站是能源供给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关门运行”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电网稳定性和应急响应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模式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可轻视,若管理不当便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产生经济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失衡等诸多风险,探究水电站关门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风险特性并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水电站关门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风险分析
(一)设备老化风险
水电站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关门工况下部分重要部件也需要保持一定转速运转才能正常作业,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设备老化的现象逐渐变得明显起来,发电机与水轮机内部最重要的机械部分一直在受到摩擦力以及应力不断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变化,在磨损或者疲劳损伤发生以后便会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功能发挥,并且还会影响到后续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状况。对于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来说,导线老化以后绝缘能力下降的可能性就会变大,这样很容易出现漏电、短路等各类事故隐患被引入进来从而引发故障情况出现,在关门前的状态监测存在延迟性以及不足之处,不能够有效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预兆,所以最初的微小情况慢慢转化成更严重程度的问题隐患就变成了一种现实存在的风险。
(二)复杂操作流程引发的风险
水电站要关门运作的时候牵涉许多操作步骤,其中包括对机器的开关掌控,调整电力负担以及进行系统转换等多种重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但要有很强的理论基础还有着十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的懈怠之处,不然极容易就出现差错,尤其到了切换阶段更为明显地存在着诸多隐患问题,稍有不慎判断失误就会直接导致机器被损坏或者电力系统不稳定等严重的后果状况发生。各个岗位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如果在这部分出现信息沟通方面的问题就更是提升了整体危险系数。
(三)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
水电站运行环境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即使电站处于停机情况,也依旧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自然以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地震、洪水、暴雨和狂风等种种自然灾害对水电站的设备或者相关设施产生破坏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洪水常常会带来局部地区被淹水,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或者是设施受损状况的出现;而地震的发生则会对建筑物本身以及其中机械设备带来损伤,进而直接影响到电站本身能否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从周边环境的角度来看,如果周围存在工程建设行为或是树木被砍伐掉那么都会导致原有地表状态发生了相应变化,这将会提升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在安全层面就直接给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制造着一定风险威胁。
(四)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引发的风险隐患
水电站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应急预案体系,不过关门运行模式下的应急管理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方面,现有的预案也许会缺少针对性,不能全方位地包含关门运行期间的特定风险情形,突发事件应对就缺少系统的指导,另一方面,应急演练的频次和品质需要改善,一线员工对于应急流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比较低,碰到实际状况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反应慢半拍或者处理失误之类的毛病,进而拉长事故解决的时间,并且扩大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
二、水电站关门运行模式下安全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设备维护与升级
创建起完备的设备守护经营体系,加大巡查次数并改进检测精准度,利用在线监测体系,红外线热成像设备等前沿科技手段,随时监督设备运转状况,尽早察觉潜藏的故障迹象,针对那些老化的设备,按照实际状况制订专门的修理,更新或者改良计划,采用新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来改善设备性能和可靠程度,形成健全的设备经营档案,把检修流程和运作数据详尽地记载下来,给设备经营决策给予科学依照。
(二)优化操作流程及人员培训策略
就关门运行模式的操作步骤予以系统化改良和加强,删除繁杂的部分,把每一项程序的技术标准加以细致化,编制全面的操作手册,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技能训练强度,还要改善他们自身的安全部分意识与承担责任的能耐,定时实施技术评价和模仿演习,保证员工业务熟练,掌握紧急解决办法,形成有效的跨部门协作形式,推进岗位信息共享以及资源合作,进而做到工作准确度高和执行效果良好。
(三)强化环境监测与防范
创建起完备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针对那些也许会干扰水电站安全运行的自然环境要素以及周边情况执行动态监控,依靠跨部门合作机制,尽快得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领域的警报消息,制定出恰当的应急处理计划,在水电站周围地区展开生态恢复与守护工程,加大对于山体,河道这些关键地质构造的保护强度,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出现的可能性,而且,针对水电站自身及其相关附属设备执行专门性的加固改进,全方位提升水电站抵御恶劣气候状况的能力。
(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因为关门运行模式有特殊属性,所以要系统创建应急预案,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要加大应急演练次数,改变演练形式,通过多种场景模仿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升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定时执行预案评价和效果分析,尽快找出潜藏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还要完善应急物资储存体系,保证储存品种完备,状况良好,按照一定时间核查并更新保养,保证应急物资一直处在最佳使用状态。
总结:
水电站采取关门运行模式的时候,设备老化,操作复杂程度增大,外部环境干扰增多,应急处理能力欠缺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变成突出的安全隐患,给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极大考验,要想减小潜在危险,改良运行可靠性,就要从诸多方面着手创建起综合防护体系,加大设备守护力度和技术改造,改进运行管理形式,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改善环境监测系统,完善应急方案机制,展望将来,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的双重推动,要一直重视关门运行模式下的安全管理状况,积极探寻科学有效的风险防控办法,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曹伟,王子铭 . 火溪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关门运行”的新模式 [J].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 2010 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2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