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作者

吴海强

兰西县第四小学 黑龙江绥化 15150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德育工作的关键性及其实践策略。基于对小学阶段学生特质的剖析,本文强调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治理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包括开展主题活动与强化家校合作在内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的效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领导者,其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工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优秀的德育工作能够塑造学生的优良品德、行为模式和社会担当,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构筑稳固根基。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

(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随年龄递增,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显著提升。他们开始显著地关注其在班级中的社会地位,并对同侪对自己的评价展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班主任需持续监控学生心理状态,运用精准指导,辅助学生准确自我认知。教育学生识别自身优势与不足,旨在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勇于应对;班主任需呵护学生自尊,确保其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情绪波动较大

鉴于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尚不充分,其情绪状态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学生的情绪剧烈波动可能源自同伴间的轻微冲突或教师的正面或负面评价。在这一情境下,班主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需持续追踪学生情绪状态,一旦察觉情绪异常,应即时给予关怀和支持。旨在通过教导学生准确认知自我情感、情绪表达方法以及建立情绪调控机制,逐步增强其情绪管理技能,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二、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德育工作并非独立运作,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紧密交织,共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智育旨在传播知识与培育思考能力,体育专注于塑造健康体魄,而美育则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德育致力于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念,促进其形成优良的行为规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德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不容小觑。推进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与道德观念,明确区分对与错。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生活质量提升,推动他们在各领域的成长,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构建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至关重要。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目睹同辈勤奋学习与积极上进,会因此受到激励,进而更加专注于学业。团结友爱的环境能为学生营造出温馨与关怀的体验。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能显著增强班级的温馨氛围。开展德育工作能有效促进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当学生展现出显著的集体荣誉感时,他们倾向于自发且积极地捍卫班级的荣誉与形象,热衷于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与支持,共同应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唯有构建积极向上的团结氛围,方能为学生的成长打造优质环境,有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开展主题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对于塑造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尊心具有核心意义。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旨在让他们沉浸于光影之中,深切体验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实地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的深度与壮丽,深入理解国家发展历程中的挑战与荣耀。组织主题班会,运用讨论与演讲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对祖国的理解与情感,以此深化他们的爱国情怀。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文明素养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举办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旨在向学生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并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文明行为。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旨在树立典范,激发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合力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旨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价值,并主动培养起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开展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写感恩信,用文字表达对父母、老师、社会的感激之情。做感恩事,以实际行动回报他人的关爱和付出。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感恩社会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家校合作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对于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及孩子在学校的整体表现。教师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便捷的通讯工具,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学习进度、课堂参与度以及与同学的相处情况等。通过这些方式,家长和学校能够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能够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让家长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结论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通过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提高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成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碧燕.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试题与研究,2023,(20):121-123.

[2]赵蕾.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