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研究
徐春美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畜牧兽医服务站 226111
引言
羊口蹄疫是影响全球畜牧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包括牛、羊、猪等。羊口蹄疫如果长期未进行防控,会逐渐影响羊的食欲导致其逐渐消瘦,从而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此外,其病毒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暴发便会迅速在养殖场内扩散,加大防控难度。因此,需要对羊口蹄疫形成高度重视,及时有效进行防范,保障羊群安全,维护畜牧业稳定发展。
1 羊口蹄疫的病原与流行特点
口蹄疫属于小 RNA 病毒科口疮病毒属,具有 7 个血清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保护,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并且耐干燥,在土壤、饲料和毛皮上可以存活数周至数月之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水疱液、水疱皮、唾液、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呼出的气体中,在冬春季节多发并且传播途径多样。
其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以及引入带毒动物或产品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在健康羊群与病羊之间进行直接传播,主要是由于同群饲养和接触引发;间接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土壤等环境中进行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毒在特定条件下可随气溶胶远距离传播,尤其是在羊场暴发时,会产生大量含毒气溶胶,对临近羊群威胁巨大,需要重点防范;引入带毒动物或产品传播是在养殖过程中引入潜伏期感染羊、康复带毒羊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含毒肉品、内脏、乳制品等进行传播。
2 羊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
羊感染口蹄疫后潜伏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临床症状通常比牛轻微,有时甚至呈现出亚临床感染症状,特别是在成年绵羊中。羊口蹄疫有时症状存在不典型的特点且容易与其它引起口腔和蹄部病变的疾病混淆,因此使用准确科学的鉴别诊断进行鉴别至关重要。
2.1 羊口蹄疫临床症状
羊感染口蹄疫后具有发烧症状,体温一般会升高至 40-41∘C ,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现象;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或溃疡,病羊流涎增多并伴随着咀嚼困难现象,发出吸吮声;羊蹄部发生病变,蹄冠、蹄叉、趾间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导致严重跛行,严重者蹄匣可能松动甚至脱落;泌乳母羊乳头皮肤出现水疱、糜烂,引起乳房炎造成产奶量骤降;口腔和蹄部病变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羊病情,幼羔可能因心肌炎而突发死亡;成年羊如果无严重继发感染,口腔和蹄部病变通常可在1-2 周内愈合,死亡率较低,但羔羊死亡率较高,主要死于心肌炎或继发感染,并且康复羊可成为带毒者感染其它羊。
2.2 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
羊口蹄疫病变性质主要是由于 FMD 水疱性病变导致,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或溃疡,羊口疮和溃疡性皮炎主要是由于增生性或结厚痂病变;FMD 常同时或先后出现口腔、蹄部甚至乳房病变;羊痘通常以全身皮肤病变为主;羊口疮、溃疡性皮炎主要局限于口鼻周围;蓝舌病突出表现为舌的病变;腐蹄病仅限于蹄部。对于传播速度与发病率来讲,FMD 传播最快,发病率最高,其它疾病相对较慢;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存在多种疾病可能时必须依赖实验室检测进行最终确诊,保证疫病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3 羊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
养殖场实行封闭管理模式,采用自繁自养或全进全出制度,确需引种时必须保证羊群来自非疫区,严格对口蹄疫病原和抗体检测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至少30 天时间,确保羊群健康后方可进行混群养殖;养殖场需要对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管控,场区门口设立消毒带和消毒室,随时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必要进入时必须严格消毒并及时更换场区专用工作服鞋帽;制定并严格执行日常消毒制度,对圈舍、场地、用具和车辆、人员等进行定期和随时消毒,选择使用有效消毒剂并注意轮换使用,减少病毒抗药性,对粪便和垫料等污物需要进行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并且必须禁止饲喂未经处理的泔水,因为泔水是传播FMD 的重要风险因素。
3.2 科学实施免疫接种
对于疫苗选择需要根据国家或地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疫情信息和推荐,选择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匹配的血清型、亚型疫苗进行注射,并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疫苗,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制定科学免疫程序,通常对种羊、后备羊实施基础免疫,以后每 4-6 个月加强免疫一次,羔羊在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首次免疫,随后间隔 3-4 周加强一次,以后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免疫,在受威胁区或疫情发生时需进行紧急免疫。
3.3 严格疫情监测与报告
养殖场应对羊群进行主动监测,定期观察羊群健康状况,特别是注意羊群口腔和蹄部有无异常,兽医部门定期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评估免疫效果和病原流行情况;一旦发现羊出现流涎、跛行、口腔或蹄部有水疱或溃疡等可疑症状或不明原因死亡,必须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限制病畜及同群畜移动;兽医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诊断,采集病料送至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确诊。
3.4 迅速果断处置疫病
一旦确诊发生口蹄疫疫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坚决采取“早、快、严、小”原则进行扑灭,迅速划定封锁范围减少病毒蔓延;对疫点实施严格封锁,禁止动物、动物产品及相关物品出入,对疫点内的所有易感动物进行扑杀,并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畜的尸体、排泄物、垫料以及残余饲料等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对疫点及疫区内被污染的圈舍、场地和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结论
综上所述,正因为人们对羊肉及畜牧业相关制品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相关人员对羊疫病检测和预防更应该加强重视。羊口蹄疫病是影响全球经济效益和羊群健康及公共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详细了解该疾病的症状,可明确诊断方法并及时作出相应防控措施,是预防羊口蹄疫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熙艳 .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12):117-119.
[2] 万 玛 措 . 牛 羊 口 蹄 疫 病 的 发 生、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J]. 新 农业 ,2023(18):57-58.
[3] 刘 红 星 , 孙 营 . 牛 羊 口 蹄 疫 的 鉴 别 诊 断 及 防 治 [J]. 新 农业 ,2023(13):54.
[4] 闫东文 . 牛羊口蹄疫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01):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