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的整合与实施

作者

尹静

安徽省亳州学院附属学校 236800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习任务群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大单元教学作为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深入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的整合与实施策略,分析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关系,阐述整合的原则,并从确定主题、设计任务、组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推动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整合与实施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大单元教学正是顺应这一理念,打破传统单篇教学的局限,以更宏观的视角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实现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研究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的整合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与实践具有极其深远且重大的意义,它们从多个维度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与综合成长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从学生学习体验角度来看,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与连贯性。传统单篇教学内容零散,学生难以形成系统认知。而大单元教学围绕统一主题整合多篇课文及丰富学习资源,学习任务群则以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学习。这使得学习不再是孤立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像一场充满趣味的探索之旅。

2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整合的原则

2.1关联性原则

关联性原则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整合的基石,它确保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群紧密相连,形成有机整体,助力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大单元教学主题应精准对接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方向。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其独特的育人目标和内容指向,大单元主题需围绕这些要点进行提炼。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下,大单元主题可设定为“生活中的实用文本”,直接呼应任务群对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能力培养的要求。这样的主题关联,能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清楚所学内容与任务群目标的契合点。

2.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整合中,将教学的各个要素视为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整体把握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学习任务群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目标。大单元教学在设计时,需将这些目标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2.3情境性原则

情境性原则强调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整合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且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整合与实施的策略

3.1基于学习任务群确定大单元主题

基于学习任务群确定大单元主题,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有效整合与实施的重要前提。这一过程需要教师深入领会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精准把握教材内容,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是关键。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各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内容以及学业质量标准。教师要逐字逐句剖析,明确不同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比如,对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低年级侧重于简单汉字的认读、书写和常用词语的积累;中高年级则要求更系统地梳理字词,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等。只有透彻理解标准,才能找准大单元主题的方向。

3.2围绕大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

围绕大单元主题设计学习任务,是将学习任务群要求细化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学习任务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紧扣主题目标分解任务。明确大单元主题后,要依据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将大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小任务。例如,在“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大单元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任务群,可将目标分解为多个小任务:“民间艺术大搜索——收集剪纸、皮影、刺绣等民间艺术资料”“剪纸技艺初体验——学习简单剪纸技巧并创作作品”“皮影故事我来讲——根据皮影特点编写并讲述故事”等。每个任务都紧密围绕大单元主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艺术。

3.3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落实学习任务

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是落实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例如,在“科普天地”大单元教学中,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围绕某一科学主题,如“植物的生长过程”,自主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普视频、实地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协作。小组合作学习是大单元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习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整合与实施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积极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发展。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评价。课堂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等;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此外,学习档案袋评价也是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作品、学习心得、问题反思等放入档案袋,定期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进步情况。通过过程性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在学习任务群中的整合与实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探索。通过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围绕学习任务群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和丰富的学习活动,并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借助任务群,串联大单元[J]. 邱小云.语文世界,2024(16)

[2]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 王晓娜;钱华.甘肃教育,2024(08)

[3]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创新解读与实践[J]. 张莲英.亚太教育,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