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黄贵妃
闽清县第二中学 350811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展开深入探讨。首先阐述了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等方面。接着详细介绍了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策略,从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合理组建探究小组、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多个维度进行说明。同时,分析了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时间把控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解决对策,旨在为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逐渐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探究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对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但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探究情境,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古代商业发展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穿越回唐朝,你打算如何开展商业活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唐朝的商业政策、城市布局、交通状况等知识,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过程中,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2.1以问题为导向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显著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导向展开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问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学生深入探索历史知识。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历史事实,而是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对历史的探究之中。这些问题并非简单的事实性询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旨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
2.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高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与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知识传授不同,探究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探究课题的权利。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这一单元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众多方向中挑选感兴趣的课题,如“唐诗繁荣的社会背景及艺术特色探究”“古代书法流派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剖析”等。
2.3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十分注重探究过程与方法,相较于单纯追求知识结果,更强调学生在探究历史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活动和运用的方法技巧。这一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研究能力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学习。在探究过程方面,学生需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一系列完整的探究环节。例如,在研究“工业革命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时,学生首先要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如“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的?”接着,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初步思考作出假设。
3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策略
3.1有效组织小组探究策略
有效组织小组探究是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精神。合理分组至关重要。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确保小组成员在能力上优势互补。一般每组以 4 - 6 人为宜,人数过多易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低,人数过少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例如,将善于组织协调的学生、思维活跃的学生以及踏实认真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小组,使小组具备不同的优势特质。小组组建后,明确分工是关键步骤。教师要帮助小组成员清晰了解各自的职责,如资料收集员负责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广泛收集与探究主题相关的资料;资料员整理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分析研究员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历史内涵;汇报展示员则负责将小组的探究成果以清晰、有条理的方式呈现给全班同学。
3.2深度运用历史资源策略
深度运用历史资源是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丰富内涵、提升效果的重要支撑,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使其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历史。教材是最基础且重要的历史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教材不仅包含正文内容,还有丰富的图片、图表、注释、史料等。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航海路线图,分析航海家们的航行轨迹,结合相关文字描述,探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此外,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也为历史探究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探究情境。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播放抗战时期的纪录片、历史影像资料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网络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和运用可靠的网络资源,如专业历史网站、学术数据库等,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3.3科学评价探究成果策略
科学评价探究成果是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要全面、客观、公正,既要关注学生探究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要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创新等。例如,在学生完成“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探究汇报后,教师不仅要对汇报内容的观点、论据进行评价,还要对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贡献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学生自评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自己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有哪些收获和不足等。通过自评,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学生互评则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小组内部或全班范围内,学生可以对其他同学或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例如,评价对方的探究思路是否清晰、资料运用是否合理、观点是否新颖等。在互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差距,同时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面临着时间把控难度大、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和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但通过合理规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对策,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探究式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欧承芳.智力,2023(20)
[2] 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J]. 黄友信.新课程导学,2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