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阶段教学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马琬茜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15000
摘要:本文以提升肾内科护理带教效果为研究任务,对应用了分阶段教学法的肾内科护理带教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利用随机法将本院选定的48名实习生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分阶段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学生护理满意评价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肾内科;护理带教;分段教学;满意度评价
肾内科是医院较为重要的科室,该科室的患者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对此,各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肾内科护理水平。传统肾内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果一般,本文着重对分阶段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某医院中选定48名肾内科护理带教学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4名。其中,本科生每组4人,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为22岁、23岁,组员平均年龄为(22.08±1.23)。专科学历的人数为20人,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为20岁、22岁,组员平均年龄为(20.45±1.23)。将两组学生的肾内科护理带教分段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带教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班级授课的方式,带教老师向学生传授有关肾内科的护理知识、实践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带领学生分析案例中患者的疾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术后痊愈情况等。待到理论教学结束以后,带教老师需组织理论知识考试、实操技能考核等活动。
观察组采用分段教学法。第一,带教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肾内科护理相关制度、行为规范,熟悉工作环境,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地参观以后,带教老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力不足等制定培养方案。第二,带教老师为观察组学生提供实践培训。第三,培训中,带教老师应中注重加强实操技能培养,并在实操中向学生讲解肾内科护理的药物用量、并发症表现等,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病例掌握护理方法与技巧。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与实验组患者对学生的护理满意度、学生的护理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技能等进行差异性对比,将其划分为不同观察指标。例如,非常满意,即患者对学生的护理工作评价较高;较为满意,即患者对于学生护理情况较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做出相应统计学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小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学生护理满意度评价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对学生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对观察组学生护理满意度评价普遍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数据如表1。
2.2学生理论考试成绩
对照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处于85.23±7.24之间,观察组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处于91.20至5.67之间。由此可见,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61)。
2.3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85.21±7.61),观察组学生的实践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为(92.46±5.49)。由此可见,对照组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937)。
3.讨论
肾内科是医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科室,受患者病情特殊性的影响,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患有肾部疾病的患者在术后较为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也会随之出现功能受损的情况[1]。进一步提升肾内科护理水平与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既可以为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口碑与形象,还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矛盾等发生概率。当前所使用的传统带教方法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实习生在经历了理论知识教学以后往往无法在实践工作中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因缺乏实践操作经验而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段教学法,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护理技能。
结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然有许多医院继续沿用传统带教方法,导致实习生无法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比传统带教方法,分段目标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传统带教方法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导,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再加上在这一教学方法中,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开展的。这就导致很多实习生不仅无法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点,还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而分段教学法能够为实习学生提供更为系统化、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通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分段教学目标,筑牢知识基础、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本文对比分析可知,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段教学法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循序渐进、从简到难,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2]。
在肾内科护理带教活动中实施分段教学法,还能够均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的比例,借助分段教学目标将护理带教活动划分为多个环节,在每个阶段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分阶段教学方法更加贴合理论,实习生在该教学活动中对于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度更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分阶段教学法,对于提升护理带教教学效果、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积极意义。对此,各医院应当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积极应用好分阶段教学法,提高肾内科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健.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5):41-44.
[2]文小燕.分阶段目标教学应用于肾内科护理实习标准化带教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标准化,2021(10):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