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网络工程中的信息安全与对策分析

作者

修琪 李佳琪 黄廉峰 殷妍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大连 116034

摘要:自计算机与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应用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技术进步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辩证视角审视,威胁与挑战既是技术革新的催化剂,也是行业进步的驱动力。这意味着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构建更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本文系统阐述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架构,剖析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实际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工程中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监管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它包含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还涉及到了通讯与密码的问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此背景下,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流量数据进行实时的拆分与加密,确保其保密性,并避免其泄漏或被篡改。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在现代信息化社会,海量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递,若不加以有效的保护,将会导致用户的隐私泄漏和篡改。

1.网络工程安全防护技术

1.1网络安全预警与预防机制

大数据应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软、硬件资源集合体。软件的体系结构、开发语言和应用环境各不相同。在界面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很可能会因为整合处理而产生安全漏洞。这些漏洞给了骇客可乘之机。事实上,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目的并不在于与黑客直接交锋,而在于如何有效地预防、预测黑客攻击。运用计算机科学中特有的运算法则来监控异常网络通讯,并加以改善,以实现对攻击的预判。一旦有潜在的网路攻击被侦测到,科技人员便会启动系统防御机制,以抵挡例如系统失败或程式植入之类的攻击。

1.2防火墙防护技术

防火墙按其防护方式可划分为应用层防护和数据包过滤防护两大类。在使用应用层防火墙来维护网络的安全时,必须先检查并寻找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找到不安全的信息,以此来制止不安全行为。应用层防火墙在检测到恶意程序或者软件的时候,会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护措施,阻断用户和服务器之间的联系,从而阻止病毒的蔓延。其次包过滤防火墙是安装在系统内部的一种程序,主要负责对传输到计算机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排查,并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可疑程序、恶意软件进行检测、甄别,从而避免了网络遭到恶意攻击。

1.3数据加密技术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加密在网络安全维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内的运算法则对数据进行转换,然后将其保存并传输到加密系统中。在进行了认证之后,发送方可以查看加密的内容,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如果没有正确的口令,文件就会被盗,文件中的东西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传统的资料加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称的,另一种是非对称的。不对称密码很难被破解,由此可见,其整体安全性要高很多,对于网络的安全维护也会有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因为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的不确定,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作为一种安全维修方式,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性。所以,使用者必须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加强对数据加密的研究,以此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1.4入侵检测系统

该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由软硬件协同构成,其中软件模块负责实时监控网络数据状态,硬件设备承担异常行为的报警功能。依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两种类型。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机制类似于预设的安全策略模板,系统管理者预先定义安全规则库,系统通过实时比对用户行为与规则库的匹配度进行过滤。当检测到任何违反预设安全规则的访问操作时,系统将其判定为潜在攻击行为,立即触发防护响应程序,自动提升安全防护等级,从而防止敏感数据泄露。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则以系统正常运行参数作为基准参考值,采用周期性监测的方式分析系统行为特征。一旦发现显著偏离正常基线的异常操作模式,即视为入侵行为,系统会即时启动相应的防护措施。相较于传统防火墙的被动防御模式,这种主动检测机制能够在攻击行为发生初期进行识别和阻断,显著增强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

2.网络安全优化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对计算机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限制,在计算机接入网络时,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如发现违规操作,将被即时禁用计算机网络。其次网络资源只能由有权限的计算机用户使用,未授权的计算机无法获取,因此,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2.2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

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同时,不能单纯依靠技术上的方法来保障,还需要从其它方面入手。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加强对使用者的监控,一旦使用者出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制止,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其次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来保护电脑网络的安全,严厉打击侵犯电脑网络的违法行为,以预防违法行为。

2.3正确管理个人信息

计算机系统中的私有账户通常包含了用户的姓名、电话号码、银行卡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黑客入侵计算机,通常会打着系统管理员的旗号窃取用户的数据,因此用户在设置帐号和密码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用相似或者相同的号,这样才能保证帐号的安全,并且要频繁地更换帐号。

结语:

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因素。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璐.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与解决策略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03):240-242.

[2]周彬彬.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6):256-257.

修琪 男 2004.09 .21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

李佳琪 女 2002.12.13 大连工业大学(自动化)

黄廉峰 男 2003.06.29大连工业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殷妍 女 2004.07.07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