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赋能,康养兴城
姜颖 李欣蔚 刘浩轩 梁智桐
沈阳工学院 抚顺市 113000
摘要:在国家大力倡导健康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本溪市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本文深入剖析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市场分析、SWOT模型等方法,全面评估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战略与建议,旨在为推动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助力其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康养胜地。
关键词: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市场分析;SWOT分析;发展战略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旅康养产业融合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多领域元素,既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溪市位于辽宁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优越条件。深入研究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转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传承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基础
(一)资源优势
本溪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6.31%,广袤森林不仅营造出清新空气和优美环境,更为森林康养项目提供了坚实资源基础。游客可开展森林浴、冥想、运动等活动,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境内水资源丰富,是辽宁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保护地,为水上运动、温泉康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溪温泉资源突出,水质优良,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养生保健、美容养颜功效,已建成多个温泉小镇和度假区。
本溪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拥有50余家国家A级景区。本溪水洞作为世界最长地下充水溶洞,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中华枫叶之路”秋季红叶漫山遍野,吸引大量游客;五女山作为高句丽王城所在地,是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本溪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完备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地质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体系。独特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古老传说等,为康养旅游项目增添了丰富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体验感和吸引力。
(二)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于大力推进旅游 + 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旅游 + 健康医疗”;《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鼓励开发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导。
辽宁省本溪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本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 - 2030)》《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明确将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特色康养小镇,打造东北亚生态休闲康养目的地。同时,在土地利用、项目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市场分析
近年来,全球文旅康养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接近90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中国康养旅游市场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接近900亿元,预计2029年接近1600亿元。目前,文旅康养产业已形成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包括温泉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综合康养等项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尚未形成明确竞争格局,各类企业纷纷进入,部分大型企业和品牌崭露头角。同时,产业呈现融合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趋势。
(一)消费市场分析
老年群体:闲暇多、有消费力,热衷健康养生休闲养老,如温泉、森林康养。
中青年群体:压力大、消费强,重品质个性,青睐运动康养、文化体验,要求线上预订和智能服务。
年轻群体:追时尚个性,观念开放,对森林探险、网红打卡地感兴趣。
家庭群体:重互动团聚,消费能力各异,选全家参与、综合性价比高项目,关注配套。
企业团体:为员工团建等,消费强,重品质、服务专业定制,关注交通和安全。
(二)可行性分析
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提升,文旅康养需求高。本溪资源丰富可满足多样需求,竞争优势强、潜力大,可完善基建、提升服务、加强合作推广拓展市场。产业能带动经济、促协同,政府有优惠政策,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提供支撑。项目投资回报期长但现金流稳、回报率高,助于优化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SWOT分析
优势:自然资源优,温泉、森林、湖泊佳;文化底蕴厚,历史民俗多样;政策支持大。
劣势:产业起步,市场认知低,品牌影响力小;基建待完善,交通住宿有差距。
机会:“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老龄化带来需求增长。
威胁:周边竞争激烈;新兴产业,消费者认知接受度低,推广难。
本溪市可利用优势,结合机遇需求打造特色品牌,加大基建投入,优化产品服务,打造差异化产品,加强合作,加大推广,完善基建。
三、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战略与建议
(一)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明确“文旅兴本溪,康养润身心”定位,融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康养理念,塑造高端品牌。挖掘独特文化内涵融入品牌。线上借社交媒体和旅游平台推广,线下举办活动、设广告牌,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开发多样康养旅游产品,优化功能。监测维护温泉水质,丰富森林康养活动,挖掘文化体验内涵。运用智能健康监测等技术提升智能化和体验感,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和沉浸式文化场景。提升服务人员素养,完善反馈机制,提供定制化服务。
(三)产业融合与区域合作
推动与医疗、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种模式。与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体育机构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整合资源,联合推广,提升区域竞争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养
加大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景区交通,建设高品质住宿。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吸引外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论
本溪市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资源、政策、区位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且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然而,也面临着市场认知度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通过实施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产业融合、区域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发展战略,本溪市能够有效应对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康养目的地,实现促进身心健康、推动经济发展、传承文化的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持续进步,本溪市文旅康养产业需不断创新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范冬萍, 罗能生.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 湖湘论坛, 2021(3): 98-108.
[2]王晨光, 赵黎明.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20(9): 139-149.
[3]张凌云, 李志飞. 中国康养旅游发展报告(2020)[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4]李创新, 马仪亮, 高琳. 康养旅游市场特征及开发策略研究[J]. 旅游学刊, 2019, 34(9): 12-24.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姜颖,2004.06,女,沈阳工学院,辽宁省丹东市,汉族,工商管理,本科
第二作者:李欣蔚,2004.09,女,沈阳工学院,辽宁省葫芦岛市,汉族,工商管理,本科
第三作者:刘浩轩,2004.12,男,沈阳工学院,河北省沧州市,汉族,工商管理,本科
第四作者:梁智桐,2005.08,男,沈阳工学院,河北省唐山市,汉族,工商管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