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审美趋势对人像摄影风格演变的影响
王梅 董馨湲 王飒 王书涵 马宁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7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文化与审美趋势对人像摄影风格演变。通过梳理多维度文化与审美变迁历程,揭示人像摄影在主题表达、视觉呈现等方面风格转变的内在逻辑,旨在为摄影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助力相关从业者把握市场动态,创新服务模式与产品风格,以契合不断变化的文化审美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言
在当今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人像摄影已成为人们记录自我、表达情感以及展现个性的重要手段。其风格演变不仅是摄影艺术自身发展的体现,更是文化与审美趋势在视觉领域的映射。深入探究文化与审美趋势对人像摄影风格的影响,对于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打造独特品牌形象以及提供贴合市场需求的摄影服务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研究有助于填补摄影风格演变研究在商业应用方面的部分空白,同时也为人像摄影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范例。
一、文化与审美趋势的历史演进
(一)传统文化时期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典文化,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儒家倡导的礼仪规范在人像绘画与早期摄影中表现为人物形象的端庄、含蓄,服饰与表情传达出内在的品德修养;道家的自然观念则使摄影作品在场景选择上偏好自然山水,借景抒情,人物与自然相互交融,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美。
(二)近现代文化转型期
近代东方受西方列强冲击,文化处于转型期。在中国,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传统与现代审美观念相互碰撞。人像摄影出现了融合西方时尚元素的新风格,如西式婚纱摄影的流行,同时传统中式风格依然保留,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女性形象逐渐展现出更多的独立与现代气息。
(三)现代多元文化时期
20 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化运动,如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深刻改变了人像摄影的视觉语言。立体主义将人物形象解构与重构,打破传统的视觉认知,使摄影在表现人物时尝试从多维度呈现;超现实主义则引入梦境、幻觉元素,通过特殊的摄影技巧与后期处理,营造出奇幻、神秘的画面氛围,探索潜意识层面的人物表达。时尚潮流的快速更替促使摄影在服饰、妆容、场景设计上紧跟时代步伐,追求新颖与潮流感。
二、人像摄影风格演变的多维度剖析
(一)主题维度
当代人像摄影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感与身份范畴,而是积极融入社会议题与多元文化元素。如关注性别平等的摄影作品,通过对不同性别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场景设置,传达平等、包容的社会理念;少数民族文化主题摄影则致力于展现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从传统服饰、民俗活动到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呈现,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视觉维度
构图方式从传统的中心对称、三分法等稳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现代摄影中,倾斜构图可营造动态感与不安定情绪,框架式构图增强画面层次感与故事性,此外,碎片化构图、重复构图等手法也被广泛应用,以创造独特的视觉节奏与形式美感,契合现代审美对新奇与独特性的追求。
光影从单纯塑造人物立体感向表达情感与营造氛围转变。传统的伦勃朗式用光在现代摄影中依然被用于经典风格的创作,而硬光照明因能产生强烈明暗对比,常用于时尚、个性写真摄影,突出人物个性与服装质感;软光则更擅长表现细腻情感,如在温馨亲子照或优雅女性肖像摄影中广泛应用。同时,彩色光影、光影特效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使摄影能够创造出超现实、梦幻般的氛围,满足不同文化主题与创意风格的需求。
(三)造型维度
服饰妆容是人像摄影风格的直观体现。古代服饰妆容遵循严格的礼仪与文化规范,如中国古代宫廷服饰的华丽刺绣、繁复头饰与精致妆容,彰显皇家威严与等级制度。当代各种时尚风格的快速更替,包括高级定制时装、街头潮牌服饰以及创意妆容如特效妆、概念妆等,都为人像摄影提供了丰富的造型素材与风格选择,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文化与审美特征。
道具与场景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传统照相馆道具场景相对单一,多为室内布景如古典家具、花卉等。现代摄影中,道具场景成为构建摄影主题与氛围的关键要素,满足不同风格需求。从传统民俗工艺品、乐器书画到现代创意物品如大型气球、几何道具、科技感装置等,为摄影作品增添故事性与趣味性,强化文化与审美内涵的表达。
三、文化与审美趋势影响人像摄影风格的内在机制
(一)文化传播与渗透机制
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如教育机构传授文化知识与审美观念,博物馆、美术馆展示艺术作品传播文化审美标准,媒体平台包括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广泛传播流行文化元素与时尚趋势。这些渠道使不同文化与审美观念深入大众视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人像摄影风格的认知与喜好。例如,社交媒体上的摄影分享平台,用户可接触到全球各地不同风格的人像摄影作品,从而激发自身对新风格的尝试与追求,促使摄影风格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演变与创新。
(二)商业市场在审美下被动驱动机制
人像摄影市场的商业竞争促使摄影机构与从业者紧跟文化与审美趋势。消费者作为市场主体,其消费需求受文化审美趋势左右。摄影工作室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需不断推出符合当下流行文化与审美偏好的摄影套餐与产品。例如,当复古文化流行时,众多摄影工作室推出复古风格摄影服务,从服饰妆容到场景道具都精心打造复古氛围,以吸引消费者。同时,商业广告、影视娱乐等行业对人像摄影的需求也推动了风格的创新与演变,为满足不同行业的商业宣传需求,人像摄影需不断融合新的文化元素与审美风格,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形象。
四、结语
文化与审美趋势对人像摄影风格演变具有深远且持续的影响力。通过对历史文化演进、摄影风格多维度变化以及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人像摄影风格是文化与审美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动态映射。基于这种影响规律进行风格定位与策略应用,深入理解文化与审美趋势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摄影艺术创作与商业服务的创新发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为人像摄影艺术在多元文化时代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顾铮.世界摄影史[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2] 曾宪一.审美教育教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 李树峰.摄影艺术学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梅(2004.04-),性别:女,民族:蒙古族,籍贯:辽宁大连人,学历:本科在读生
课题: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见己摄影,项目编号:202413208300,指导老师:李冰;负责人王梅,参与人董馨湲,王飒,王书涵,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