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AI技术在新闻采编与创作中的应用、挑战及应对思路

作者

赵增莉

临沂市融媒体中心

摘要:本文对目前在新闻采编与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的解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战略。AI 技术使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个性化创作已经实现,但是内容真实、伦理道德等问题也是由它引起的。新闻业通过提高从业者的素养、完善监督机制、探索人机协同模式以及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创新发展等措施,加强对技术开发和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新闻业将有望得到较好的反应。

关键词:AI 技术;新闻采编;新闻创作;挑战应对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新闻采编和创作的各个环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到新闻创作的个性化。但是,这种变革也伴随着对新闻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AI 技术在新闻采编与创作中的应用

(一)智能采集,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在新闻素材采集阶段,AI 技术展现出强大的优势。智能传感器和数据抓取工具能够实时监测社交媒体、政府网站、企业数据库等海量信息源,为新闻报道提供丰富的一手素材,极大地提升了新闻采集的时效性和全面性。

(二)自动化写作,提高新闻产出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创作中的重要应用是自动化写作。很多媒体机构根据预先设定的算法和模板,结合实时数据,采用自动化写作软件快速地生成新闻稿件。很多媒体利用人工智能写作机器人实时报道赛事,新闻产出速度大大提高,满足了受众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切实减轻了记者的工作量,同时也为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三)个性化创作,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在大数据分析及 AI 算法的助力下,新闻平台可搭建用户画像,深度认识其兴趣、行为特征从而个性化创作实现。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用户在阅读时长、是否点赞评论等的实时阅读行为来对推荐策略动态的调整来实现新闻推荐实时优化。

(四)辅助视频创作,丰富新闻呈现形式

在新闻视频创作上,AI 技术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AI 能对视频素材进行自动分析,对关键场景、人物、事件进行识别,并能对智能剪辑、配音进行自动剪辑和配音。在一些新闻专题报道中,AI 可以自动生成与之相联系的视频片段,使新闻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提高,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AI 还能生成扩大新闻传播范围的视频多语言版图。

三、AI 技术在新闻采编与创作中面临的挑战

(一)内容真实性难以保障

AI 生成内容的过程缺乏人类记者深入的实地调查和严谨的核实环节。在自动化写作中,如果数据来源不准确或算法出现偏差,很容易导致新闻内容失实。部分 AI 创作的新闻出现事实性错误,如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张冠李戴,或者对数据进行错误解读。在热点事件报道中,AI 可能因误判信息而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误导公众舆论。

(二)伦理道德问题凸显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在伦理道德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创作新闻时,可能会出现AI 对个人隐私的侵害。通过个人健康状况、财务状况、家庭关系等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敏感信息,用于新闻创作和推送,对用户隐私造成严重侵害。AI 所产生的消息内容或许有失偏颇。AI 可能会因为训练数据的偏差而强化一些对特定人群造成歧视和伤害的刻板印象。对特定种族、性别、职业群体的不公正描述,在一些由 AI 生成的社会新闻中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新闻从业者面临失业风险

AI 技术在新闻采编与创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部分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可由机器完成,这给新闻从业者带来了失业风险。自动化写作的普及减少了对文字记者的需求,长期来看,如果新闻从业者不能及时提升自身技能,适应行业变革,将面临就业困境,影响新闻行业的人才结构和稳定发展。

(四)技术依赖带来的潜在风险

新闻产业过度依赖 AI 技术,或引发一连串潜在风险。系统故障是常见问题之一,新闻的采编和创作一旦出现 AI 系统故障就会瘫痪,新闻内容无法正常发布,媒体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影响。算法漏洞还可能被恶意利用,一些不法分子传播虚假信息,操纵社会舆论,通过操纵算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能时有发生。

四、应对 AI 技术挑战的策略

(一)提升新闻从业者素养

记者要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对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及经营方法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参加与技术专家交流合作的专业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把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己的新闻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记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通过对信息的现场调查核实,

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更加高效,但是不能忽略现场采访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及深度性。编辑要掌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优化内容和排版技巧的同时,提高审核能力,修改完善存在问题的内容。

另外,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施伦理道德方面的培训来指导员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应该要坚守自己职业道德底线以及制订行业伦理准则来提高员工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及处。新闻组织可以定期的组织内部培训及个案分析以增强员工伦理道德方面的认识能力审计相关分析组织内部培训内部审计可组织内内部审计相关。

(二)完善监管机制

在新闻领域中专门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政府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制订法律条例。当有假消息、侵权等问题的发生的时候,要清楚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所承担的责任主体,并能将责任追溯的很准的。制订出严格惩治的举措,加大违法代价,比如传播虚假新闻、侵犯个人隐私、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科室要加大对新闻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力度,对新闻机构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要经常性检查确保新闻机构合法合规。

另外,人工智能新闻的内容要由产业协会来积极的促进其标准的确立的建立。制订详细的内容审核标准来界定,明确人工智能新闻在现实中的要求,准确性及客观性要求。标准使用资料、数据采集存储及加工及应用的标准,做到数据安全及使用者隐私保护,维持好行业良好的秩序维护性保障维及、规范应用促进的。

(三)探索人机协同新模式

针对人与人、与人工智能各自擅长的优势,新闻机构要积极探索人机协同的新闻采编和创作模式,分工明确。人工智能主要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初步分析,基础的新闻稿件生成及视频素材的处理,简单的新闻稿件的生成。人类记者则侧重于需要对需要专业判断、人文关怀、深度思维的工作,包括深度报道、调查访谈以及新闻评论。在深度报道的策划阶段,记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数据及线索来选题策划,而后通过实地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对文章进行深度分析写作。

在视频创作中,由专业的视频编辑对 AI 完成初步剪辑后进行精细调整,添加创意元素,增强的品质和感染。要达到人机高效的协同效应,还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开发便于人们机交互的工具和平台,使记者的沟通和协作变得容易与 AI 系统沟通在一起。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AI 系统也可以及时反馈,提醒记者对信息做进一步的核实补充。人机协同的效率与质量将通过这种双向沟通机制得到提高。

(四)加强技术研发与风险防控

鼓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新闻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对新闻领域应用 AI 技术的研发投入。重点开发提高 AI 系统对新闻内容理解和创作能力、减少内容错误和偏见的更精确和更智能的算法。加强对用户资料的保护,防止资料外泄和滥用,研究开发先进的资料安全技术。探索为新闻采编和新闻创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撑,利用条块链技术确保新闻数据真实、可追溯。

对 AI 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也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AI 系统的安全监控和维护,为防止系统故障和数据外泄,定期检测和修复系统漏洞。制定能够快速启动应急措施,确保新闻业务正常运行的应急预案,当系统出现故障或算法遭到恶意攻击时。

五、结论

AI 技术应用于新闻采编与创作,为新闻界带来重大变革与发展契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新闻行业通过实施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素养、完善监管机制、探索人机协同新模式以及加强技术研发和风险防控等策略,在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数字化时代推动新闻产业迈向新高度,为受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 许同文,赵国政.人机耦合视角下的新闻生产与新闻教育[J].青年记者,2023(23).

[2] 陈莎.生成式AI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现实问题及其应对[J].青年记者,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