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网络安全的生命线
刘政科
冷水江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成为我们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关键领域。本文通过论述坚持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指导、坚持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安全导向、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四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在网络安全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安全;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
一、坚持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动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网络安全思想深刻洞察网络安全的本质和规律,为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揭示网络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将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经深度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国防等各个领域,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一旦受到威胁,将对国家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网络攻击可能导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瘫痪,影响国家的能源供应、交通运行、金融稳定等,进而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还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网信事业发展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等重要内容,为网络安全工作明确了目标、路径和方法。
二、坚持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把党管互联网作为重要政治原则。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根本保证。
从完善领导体制来看,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化了网信领域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中央、省、市三级网信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县级网信机构建设扎实推进,形成 “一张网”“一盘棋” 格局。领导体制的完善,使得党能够集中统一领导网络安全工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应对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协调各部门、各地区,采取统一行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 “十四五” 相关规划等文件,完善各领域、多层级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网信领域重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进一步将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压实政治责任是坚持党对网络安全工作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制定实施《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压实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把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通过明确各级党委(党组)责任,切实加强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领导,确保网络安全工作的正确方向。
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核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工作考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确保党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安全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要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的根本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
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中国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维护网络安全,归根结底是要让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从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中获得利益和满足。通过对信息基础设施与关键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保护,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网络互联互通不断提升、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弥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实现网络安全保障的一体化。国家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山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让更多人能够接入互联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对危害网络安全、危害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网络不法及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和预防,是保障人民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遏制违法及不良信息的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全、有序、可信、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我国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如打击网络诈骗、整治网络谣言等,取得显著成效,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在满足弱势群体上网需求方面,国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部分农村及偏远山区的居民,着重致力于满足他们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便捷高效低费率的网络接入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对于残疾人,着重致力于满足他们在软硬件无障碍设施配置和网络接入辅助设施等方面的需求;对于未成年人,着重致力于满足他们在健康上网教育、适龄网络内容开发等方面的需求;对于老年人,着重致力于满足他们在上网技能培训以及网络辅助与救助系统研发等方面的需求。体现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网络发展成果。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网络安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引导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治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四、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网络安全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较量,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网络安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在芯片技术、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如果依赖国外技术,一旦遭遇技术封锁或网络攻击,将面临巨大安全风险。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技术自主可控水平。
要认识到网络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理念,坚持互联网发展治理 “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互联互通使得网络安全问题超越国界。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事件可能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
参考文献:
[1]《求是》杂志,中共中央主办,2023 - 2025 年期刊
[2]《党建研究》杂志,中组织部主管主办,2023 - 2025 年期刊
[3]《党建》杂志,中宣部主办,2023 - 2025 年期刊
[4]《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中宣部主管、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2023 - 2025 年期刊
[5]《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杂志,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2023-2025 年期刊
作者介绍:刘政科,男,1979 年 10 月出生,2003 年 7 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政工师职称,冷水江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