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药剂科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价值分析

作者

张燕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东营 257500

摘要:目的 探究药剂科实施药学干预对于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影响及价值。方法 将2023年12月到2024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临床抗菌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不实施药学干预,实验组实施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使用临床抗菌药物的情况(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结果 实施药学干预后,实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处方比例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实验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00%,低于对照组的44.00%;实验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率为2.28±0.04次/d,低于对照组3.97±0.08次/d(P<0.05)。结论 药剂科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剂科;不合理用药;药学干预价值

引言:

在医疗体系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药物治疗作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合理用药不仅导致药物无法充分发挥疗效,还会延误患者的治疗进程,使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增加痛苦程度。药剂科作为医院药学服务的核心部门,其工作范围包括采购、储存、调配药品等多个环节。从专业角度出发,药剂科凭借其深厚的药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全面评估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4年1月-2025年1月期间,将本次试验选取研究对象(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23±3.71岁,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11±3.68岁。实验组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对照组有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在病症分布方面,实验组有18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13例泌尿系统疾病,9例消化系统疾病,1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有20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11例泌尿系统疾病,7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其他疾病。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包括不同生理状态人群;(2)患者具备完整的病历资料;(3)预计在我院接受治疗时间≥1周,以有足够的治疗时间让药学干预措施发挥作用;(4)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对研究中有关的抗菌药物过敏;(3)精神疾病患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近期(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未接受药学干预,遵循医院常规的诊疗流程。医疗人员判断患者的症状,根据临床经验选择抗菌药物:在开出处方时,仅按照既定的流程操作,不额外开展药学审核。护理人员在执行用药医嘱过程中,依常规护理流程发放药物并告知患者使用方法,使其了解基本的用药注意事项,但未深入讲解药学知识。同时,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记录患者的用药信息,包括抗菌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时间等,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实验组患者接受药学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药学干预小组:由药剂科资深药师、临床药师以及相关医护人员共同组成药学干预小组。(2)开展用药评估:在患者入院或就诊时,药师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并综合评估其当前病情;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对医疗人员初步拟定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提出专业意见,判断药物选择的合理性,若发现问题,及时与其沟通并调整。(3)加强用药教育:在患者用药前,药师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全面的用药教育,详细讲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知识,提高其用药依从性。(4)

实时监测:在患者用药过程中,药学干预小组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药师定期到病房或门诊随访,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了解其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

1.3 观察指标

对比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

1.4统计学方法

医疗人员采用SPSS2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若发现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实验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00%,同样低于对照组的44.00%(P<0.05)。另外,实验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率为2.28±0.04次/d,相较于对照组的3.97±0.08次/d较低(P<0.05),见表1。

3 结论

当前,部分医院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问题。部分医生未充分依据患者病情及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诊断,仅凭经验轻易开具抗菌药物,导致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偏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同样较高。另一方面,用药剂量和疗程不合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些患者可能接受了远超实际治疗需求的抗菌药物剂量,或者用药疗程过长,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会引发不良反应。针对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剂科专业药师凭借专业知识,可以仔细考量医生开具的处方中,药物与患者病情的匹配度,避免无指征用药。对于抗菌药物,药师还能依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必要使用以及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品种。在剂量方面,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精准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用药剂量既满足治疗需求,又不会因过量引发不良反应。借助这些细致的审核工作,医院能够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药剂科开展的用药教育活动,还能增强患者对使用药物的正确认识,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患者在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后,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因自行增减药量或不按时服药等不规范行为导致的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总之,药剂科实施的药学干预,对于改善医院不合理用药状况、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永贵. 药剂科开展药事管理对于合理用药的促进效果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 (20): 156-158.

[2]甄中锋.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 (19): 164-167.

[3]滕倩倩, 林兵兵. 加强药事管理对药剂科合理用药的实际促进效果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3 (15): 74-76.

[4]秦静. 临床药学干预对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影响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14): 154-156.

[5]曹锦雨.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研究 [J]. 智慧健康, 2023, 9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