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模式下的“趣玩”课间活动实践探究
张佩佩
江苏省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学校 江苏昆山 215312
摘要:本文聚焦江苏省“215”专项行动计划,通过开发"5+N"模式的体育课间活动,为中低年级学生打造趣玩15分钟课间活动。本文将阐述基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人多、地方少情况设计的科学、有趣"5+N"模式的课间活动方案,以及其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旨在让学生高效利用15分钟课间时间充分运动起来并享受运动乐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低年级学生;"5+N"模式 ;趣玩;“215”专项行动计划
引言
在江苏省“215专项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的教育背景下,每天一节体育课、上下午的不低于30分钟的大课间、延长后的15分钟的课间活,都是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长达到2小时的重要措施。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15分钟课间活动不仅能缓解学习疲劳,还能促进身体发育、培养运动兴趣和良好习惯。为学生刚好的学习创设好的条件。为此我校基于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了“5+N”模式的15分钟趣玩课间活动,让学生在这15分钟内充分动起来并享受运动乐趣,
一、“5+N”模式课间活动的含义
“5+N”模式的15分钟趣玩课间活动,是一种创新的课间活动组织形式。其中“5”代表着5个经典固定游戏区域,根据游戏的类型和方法规则特点,设置不同形态的游戏区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区去玩耍。 而“N”则表示多个轮换创新游戏,这些游戏充分考虑到季节变化、场地条件以及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偏好,灵活多样,为课间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与活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课间活动的期待。
二、“5+N”模式课间活动游戏的设计依据
1、我校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我校学生多为民工子弟,他们皮实,性格耿直,敏感。他们并且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喜爱游戏和模仿,在活动中更注重趣味性和参与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同时,他们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阶段,骨骼弹性大、硬度小,肌肉力量相对薄弱,耐力较差,但新陈代谢旺盛,身体恢复能力较强。
2、我校的实际发展情况
我校是一所苏南老牌的乡村小学,昆曲是我校特色课程。我校在校生2180人,人均活动面积少,中低年级教室立器材室远。除了教室的希沃设备,没有科技AI设备。活动的组织全靠体育老师、班主任组织。
3、我校课间活动设计原则
针对我校学生多,活动区域少,活动器材不便搬运等实际问题,我校将体育活动游戏上地、上墙,充分利用户外活动空间、教室空间、走廊空间。遵循以下原则,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们活动起来。
(1)区域分类原则。学校根据场地的大小和游戏的类型特点,将同一类型的课间活动游戏划分在一个的区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运动能力去选择游戏区域。
(2)趣味简单原则。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融入游戏、故事、音乐等元素,使活动充满趣味性。活动规则和动作要领应简单易懂,便于学生快速掌握。一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展。
(3)安全性原则。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纠正危险行为。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避免高难度、高风险的动作和活动。
(4)全员参与原则。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间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区域,保证人人参与。
三、“5+N”模式课间活动游戏的设置
1、改造创新,设置朋辈游戏区。
(1)在传统的跳格子游戏基础上,我们在校园的地面上用彩色涂料,画出五彩斑斓的地面游戏,如,萝卜蹲、十字象限跳、立定跳远的测试图、二十四节气跳格子等,以及地面投掷游戏,有靶位的图案,甚至可以上墙。
(2)跳皮筋、转呼啦圈 、投壶、踢毽子等,学生依次到场地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由负责任的学生进行摆放,有序的进行游戏。
2、合作与竞争,设置竞技游戏区。
(1)跳短绳、跳长绳比赛。此区域有广播播放1分钟、2分钟、3分钟的跳绳音乐,学生和同伴 比一比,谁跳的绳多。也可以比一比谁跳绳跳的时间长,也可以比一比,谁跳的花样多,同学间不断地相互学习。衍生出更多的跳短绳方法。
(2)定点投篮比赛:在篮球场上设置几个简易的投篮点,准备一些小篮球。学生在规定的投篮点进行投篮,每人投5 - 10次,统计投进的次数。比赛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目标感和运动兴趣。
3、舒适与放松,设置静态活动区。
不喜欢激烈运动,或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以去专门的室外场地聊天休息、看书。涉猎自己喜欢的课外知识。
4、青春与活力,设置韵律活动区。
爱跳舞、爱跳韵律操的女生,可以到这一区域进行韵律活动。学校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编排一套简单易学的韵律操。动作以伸展、跳跃、扭动等为主,配合欢快的儿童音乐,如《健康歌》《阳光彩虹小白马》等。在课间活动开始时,这一区域,通过移动音响,放音乐,小梅花社团的学生或者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操,活动全身关节和肌肉,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5、智力与挑战,设置棋类活动区
学校将棋类活动,放在专门的棋类教室,这样也可以减轻室外活动场地的负担。针对不同年龄段,摆放五子棋、军旗、斗兽棋、象棋、围棋。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棋类进行活动,不会下棋的同学,也可以观战并学习不同棋类的比赛规则。
四、N个轮换创新游戏设置
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观摩学习、教学研讨等活动,让教师了解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间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设计出更多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课间活动。如:雨天教室里的击鼓传花、希沃课件的互动游戏;晴天户外两人三足接力、斗鸡、丢手绢、切西瓜、老鹰捉小鸡等等。
五、15分钟趣玩课间活动保障措施
1、制定完善的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学校明确各部门和教师在课间活动中的职责。体育教师负责课间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指导;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参加课间活动,协助体育教师维持秩序;总务处负责活动场地的清理和器材的购置、维护。同时,建立课间活动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精准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
每天15分钟的课间活动时间,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5分钟时间,同学们整理课桌,拿好下一节课要用的书本,完成喝水、去卫生间等事情。8分钟时间,到各自感兴趣的地点进行活动。2分钟时间,有序的回教室。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例如,定期向家长推送一些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家庭体育活动方案,如亲子跳绳比赛、家庭瑜伽等,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六、结论
在江苏省“215”专项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学校通过遵循区域分类、趣味简单、全员参与原则,设计并实施了“5+N”模式课间活动方案,能够让中低年级学生在课间充分动起来,放松身心,培养运动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学校和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让课间活动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充满活力和欢乐的时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2025年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
[2]刘冠霖.学生多空间小如何让校园“沸腾”[N].扬州日报,2025-03-05(004).
[3]闫莹莹,杨健,李鑫.一校一策“动”起来每天至少2小时[N].中山日报,2025-02-18(003).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昆山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趣玩课间10分钟——以小学中低年级为例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24020255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