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研究

作者

任伍静

重庆树人凤天小学 400037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领域逐渐聚焦于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智慧课堂,以其信息化、互动化的特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构建适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智慧课堂,探索其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

“双减”政策的出台,目的在于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推动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1]。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产物,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因此,构建智慧课堂成为提高二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课堂模式。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平台实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则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工具参与学习,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递,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构建意义

1.促进个性化学习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通过智能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针对性的辅导。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在减轻课外负担的同时,能更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

智慧课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智慧课堂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将语文知识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1.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为课堂提供了清晰的方向,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活动。在“双减”政策下,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的提升。同时,通过创造积极、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在教学“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思维方法和故事中的寓意等。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积极参与互动,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语文内容产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语文视野

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不仅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语言[3]。结合“双减”背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庐山的自然景观,扩展学生对中国山水文化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内容。通过绘画、朗读、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语言知识,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内容。通过这样的课堂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够拓展对自然、社会及文化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趣味智慧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新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更生动有趣的课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能够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和相关的风俗文化,使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多方面感知这一节日的特殊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互动式的学习任务,利用线上平台进行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建立智慧语文课堂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是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在“双减”背景下,智慧语文课堂的建设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思考深度。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学生可以扮演狐、虎、森林中的动物等角色,通过模拟对话、场景表演来展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这样学生不仅能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动机以及故事的寓意,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感悟或创意,从而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同时,使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或作品,能够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智慧课堂构建,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丰富课堂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创新教学形式,不仅能减轻学生负担,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未来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我们期待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洪敏.”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有效探索[J].家长, 2023(12):116-118.

[2]荀春花.借信息之光,明”双减”之路--”双减”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构建[J].成长, 2024(10):124-126.

[3]袁生玉.”双减”背景下构建语文智慧课堂的策略研究[C]//第八届创新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课程建设篇.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