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多维融合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路径
杨熙萌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革命文化的重视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阶段,越来越多的革命文化主题单元融入了教材,也走进了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整体关照,从读写多维融合入手,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教学的教育路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革命文化
1.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现实问题
革命文化主题单元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正面临着时代语境转换带来的深层挑战,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短视频与网络游戏构筑的信息茧房中,遭遇着价值传导的"代际温差",部分课堂将革命文化简化为道德训诫,用口号式宣讲替代情感共鸣,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中具象化的家国情怀,课外实践环节常沦为拍照打卡的形式主义展演,消解了革命文化应有的精神重量。要突破这些现实困境,需在保持革命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开发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转化路径,让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成为可触摸、可对话、可生长的生命教育,这既需要教材编写者的叙事革新,更考验教师在跨媒介时代的教学智慧。教师构建"以读启思、以写促悟、多维交互"的教学闭环,这不是简单的读写叠加,而是通过认知重构与情感浸润,让红色基因在言语实践中自然生长。
2.基于读写多维融合的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策略
2.1整合教育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编排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展现了教学的整体性,所以教师也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体规划,才能真正发挥出革命文化主题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五年级第4单元为例,在本单元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对文章中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的描写,充分感受人物内心。在小学低年级学习时,学生已经逐渐了掌握了这一阅读方法,所以为进一步体现语文教学要素的螺旋推进,在同样的单元主题中,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感受人物展现的精神品质上,可以补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阅读理解,前后勾连,更加多元。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紧扣这一主题,切实形成学习脉络,将单片与整组进行统整。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文时,就可以进一步找出文中有关于伟大领袖毛主席语言、神态以及动作的描写,感受其内心世界;而在学习“清贫”时就可以通过对话感受方志敏的品质,以更多的方式感受不同人物的情感,切实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2创新教学方法,搭建学习框架
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助力,搭建学习框架,引导学生阅读,补充学习资料,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不同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大不相同,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也应有所考量。低年级时期,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适当创设情境,播放影像或者是链接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而到了高年级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在助学方法的选择上可能更适用于原著阅读、收集材料、调查访问等等,以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或者是文章阅读量。以“军神”这一课为例,在课后阅读中可以链接“丰碑”一文,二者都是对军人的描写,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特点以及主要事件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使学生可以找到二者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感受军人品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的课外材料,及时的整合与补充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与人物的感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2.3读写多维融合,助力学生发展
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类课文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积极的、正能量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所以教师应进一步强化读写多维融合,带领学生通过感受细节描写认识人物情感,拓展创作任务,引起学生共鸣,增强自我审视,坚定人生信念。一篇好的文章是离不开对于细节的描写的,通过对细节的认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主角命运的感受,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理解,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然而若想真正引起学生共鸣,强化精神内核,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必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这些英雄与领袖的事迹距离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遥远,但是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仍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回到现实,使阅读更加契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读后写,结合自己身边的英雄实际强化阅读感受,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创作文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舞台剧,参观纪念馆,增强学生的感官参与,丰富教学拓展活动,强化学生对于人物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坚定的人生信念。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读写多维融合的教育视角之下,开展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主题类文章教学,教师首先应明确学习方向,整合学习目标,构建知识网络,拓展阅读材料,实现多写多维融合,增强学生信念,在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从而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一代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万赐龙.网络学习空间与小学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的深度融合[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职普融通”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研讨会论文集.珠海市三灶镇海澄小学;,2024:6.DOI:10.26914/c.cnkihy.2024.053180.
[2]庞萌.小学语文课中革命文化教学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第一完全小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00397.
[3]李莹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运用革命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研究[D].湖北大学,2022.DOI:10.27130/d.cnki.ghubu.2022.000264.
[4]姚燕涣.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内涵、教学特性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22,(07):94-98.
[5]邱容.小学语文革命传统教育类课文的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DOI:10.27019/d.cnki.gfjsu.202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