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幼儿园活动的路径

作者

赵玉霞

甘肃省永昌县第三幼儿园 7372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承担着培养幼儿正确价值观和民族观的重要使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幼儿园活动,不仅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更是丰富幼儿园教育内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幼儿园活动的路径,探讨如何用多样化活动有效融入该教育理念,旨在为提升幼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情感与认同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幼儿园活动;融入路径

前言:

幼儿园活动形式多样,涵盖游戏、教学、生活等各个方面,为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载体。但如何巧妙地将这一深刻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活动有机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是摆在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重要任务。

一、巧用传统节日活动,渗透民族共同体意识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向幼儿渗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质教育资源,传统节日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参与节日活动,幼儿能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统一,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

在新春之际,幼儿园组织“欢乐迎新春”系列活动,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过年的来历、民俗传统以及在中国民族的文化中的意义,让孩子知道过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庆祝的盛大节日,虽然各地方、各民族的年俗不同,但团圆、祈福、迎新的内涵都是一致的。其次,组织幼儿一起贴春联、剪窗花、做灯笼等。幼儿在活动中拿着剪刀和彩纸剪窗花,有的孩子剪的是吉祥的福字,还有的孩子剪出了形象可爱的小动物,教师还引导孩子们谈一谈自己家里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家里过年要一起包饺子,有的说,过年前有庙会……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过年的氛围,也深深地知道虽然各个家庭成员所来自的地方不同,但都是共同庆祝同一个节日,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

二、借助民族音乐舞蹈课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音乐舞蹈体现着一个民族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幼儿园民族音乐舞蹈课程可以以幼儿听觉与视觉感受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从而增加幼儿对中华民族多样化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音乐与舞蹈是直观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也是符合幼儿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接受形式,很容易被幼儿接受且喜爱。

教师在民族音乐舞蹈课程中选取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的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进行教授。如在教授蒙古族舞蹈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悠扬的马头琴和热情的蒙古族歌曲,让幼儿闭眼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的辽阔的草原,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接着教师给幼儿演示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抖肩、翻腕、硬肩等,再详细讲解动作含义,模仿骏马奔腾、雄鹰展翅等。幼儿们跟着教师的演示认真学习动作,做出标准的动作。在教幼儿学维吾尔族舞蹈时,教师拿出手鼓让幼儿感受欢快的音乐,在教幼儿一些特色性的旋转和托帽动作。不同民族音乐舞蹈的介绍,让幼儿仿佛走进了各种民族生活中,在感受各民族生活的具体呈现中领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多彩。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三、利用绘本阅读活动,滋养民族共同体情感

绘本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和简洁易懂的文字,深受幼儿喜爱,利用绘本阅读活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优质的绘本能够以故事为载体,将抽象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等概念具象化,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滋养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厚情感[2]。

在一次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选择的是绘本故事《团圆》,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故事。在该绘本讲述过程中,一家人过年团聚,围绕着春节讲述温馨的家庭生活情景及孩子对家长浓浓的依恋与爱恋,教师先用声情并茂地为幼儿讲述绘本故事,在讲述的同时,让幼儿观察画面中的过年传统风俗,如贴对联、吃年夜饭、发红包等等,感受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其蕴含着的团圆、亲情等美好情感。故事讲完之后,组织幼儿开展讨论,让幼儿说说家里过年有没有这样的画面,孩子们纷纷抢答说出了自己家里过年的温馨瞬间。

随后,教师又引进《我是中国人》等绘本,绘本中出现不同民族小朋友的生活情境,有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傣族小朋友在泼水节,有蒙古族小朋友在草原上骑着马等,教师用一张张画面,介绍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各自的生活习惯等等,让幼儿知道虽然大家都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但是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幼儿在阅读这些绘本的过程中,被绘本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所感动,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团结产生了真实的体验,这种情感能量的滋润,恰如涓涓细流,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幼儿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情感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幼儿园活动,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幼儿营造感知、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环境。实践中,需要教师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的融入路径,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幼儿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朱春春.幼儿园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及其建议探究[J].品位·经典,2023,(17):170-172.

[2]谭娟.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4,(2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