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孙佩杰 史洁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70
摘要:本文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背景,针对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岗位适配度低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技能竞赛-职业证书”四维融通的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对接企业岗位标准、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标高职技能大赛标准、契合“1+X”证书考试要求,形成“教学做赛证”一体化培养机制。
关键词:岗课赛证;MySQL;课程改革;产教融合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技能之一。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明确将数据库技术纳入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强调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匹配度不足,传统讲授式教学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竞赛资源与证书标准未能有效融入课程体系,以及评价体系缺乏多元维度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为载体,构建岗课赛证四维融通的教学体系,旨在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精准对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1]。
二、岗课赛证融通体系构建
(一)四维融通逻辑框架
构建“岗位能力、课程知识、竞赛技能、证书标准”的映射模型。该模型通过明确岗位能力需求,将其转化为课程知识点,再融入竞赛技能和证书标准,形成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1.岗位能力:基于企业岗位需求,梳理数据库工程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
2.课程知识:根据岗位能力图谱,重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
3.竞赛技能: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标准,通过竞赛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证书标准:契合“1+X”证书考核要求,将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课证融通。
(二)具体实施路径
1.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华为、阿里云等企业数据库工程师岗位的职位描述(JD),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包括:
●数据库设计与建模:ER图设计、范式优化等。
●SQL开发与优化:复杂查询、存储过程编写等。
●数据库运维管理:备份恢复、性能调优等。
●安全管控:权限管理、SQL注入防护等。
2.课程体系重构
采用“基础模块+方向模块+拓展模块”的架构,重构课程体系:
3.竞赛标准对标
●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据库技术”赛项标准,通过以下方式融入课程教学:
●设置课内技能擂台赛:如查询优化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开发竞赛实训项目包:包含电商系统数据库设计等6个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立“校赛-省赛-国赛”三级选拔机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选拔优秀人才。
4.证书考试对接
●衔接“1+X”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证书考核要求融入课程教学:
●将中级证书考核点分解到课程单元:确保课程内容与证书考核要求高度一致。
●开发模拟考试系统:包含2000+题库,为学生提供便捷的练习和测试平台。
●实施“以证代考”评价改革:将证书获取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提升学生的考证积极性。
三、教学实施创新
(一)项目化教学设计
设计“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贯穿式项目,将其分解为10个子任务:
1.项目启动: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分工。
2.需求分析:收集用户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3.概念设计:绘制ER图,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
4.逻辑设计: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
5.物理实施:在MySQL中创建数据库和表结构。
6.数据操作: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
7.视图创建:根据需求创建视图,简化数据访问。
8.事务处理:学习事务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事务管理。
9.性能优化:分析查询性能,进行索引优化和查询重写。
10.安全部署:设置用户权限,进行安全管控。
通过贯穿式项目,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数据库开发与运维的全过程,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二)OBE导向的混合式教学
1.线上资源建设
开发线上微视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微课视频涵盖课程重点、难点和实操演示,虚拟仿真实验提供真实的实验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课堂教学实施
采用PBL(问题驱动教学)+TBL(团队协作学习)模式,通过问题和任务驱动学生学习,鼓励团队协作和交流,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
3.实践教学环节
搭建Docker容器化实验环境,支持快速部署和实验。Docker容器化技术能够提供轻量级的虚拟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三)多元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过程性评价(40%)+项目成果(30%)+竞赛成绩(20%)+证书获取(10%)”的四维评价模型,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数据等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项目成果:根据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代码质量、文档规范等评价项目成果。
●竞赛成绩:根据学生在课内技能擂台赛、校赛、省赛、国赛中的成绩进行评价。
●证书获取:根据学生获取的“1+X”证书等级和数量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针对目前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岗课赛证”四维融通的My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并且在具体实施路径和教学实施创新上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创新。通过岗位需求分析、课程体系重构、竞赛标准对标和证书考核对接,形成了“教学做赛证”一体化的培养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项目化教学设计、OBE导向的混合式教学以及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3]。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实践不仅为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磊,张昊.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01):55-58.DOI:10.13681/j.cnki.cn41-1282/tv.2021.01.013.
[2]陈静,朱征,张玉娟.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以“简单燃料电池的制作与原理循证”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2(02):167-169.DOI:10.16119/j.cnki.issn1671-6876.2023.02.004.
[3]刘晓群,孙皓月,高丽婷,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04):84-86.
作者简介:孙佩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云计算;史洁,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