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巧筑教育环境之巢,孕育幼儿园孩童的成长梦想

作者

徐静

昆山开发区绿地幼儿园 江苏省昆山市 215300

摘要: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环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更好地去认识周围事物,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将环境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教育环境;孕育;幼儿;成长

对于幼儿园来说,教室是儿童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环境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在创设与教育活动相适应的环境时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优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室,这是本篇文章研究的重点。

一、合理规划,环境先行

所谓环境规划,就是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让环境能真正的为教育服务。也就是说,要把孩子放在教育环境中,使孩子在教育环境中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在进行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等因素,以儿童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以儿童为主体,让幼儿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来。此外,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自然资源,在教室里合理设置区域,并充分利用户外空间来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进行规划来营造充满教育意义的班级环境。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地划分区域来打造教室环境;也可以把教室里的墙面和地板都做成黑板一样的区域;还可以把教室里的天花板变成孩子们想象中的小动物或者小房子等。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些可供幼儿进行游戏、学习或制作活动的小角落,这样就可以将教室打造成一个适合儿童游戏、学习或制作活动的空间。通过合理地进行规划来打造出一个有教育意义、富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环境[1]。

二、多元投入,为环境添“彩”

环境是最好的教育资源,环境的创设必须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来创设。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其中发现乐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应该多考虑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环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图片、实物等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比如可以让孩子们观看动物世界纪录片,让他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等。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小动物做成标本展示给大家看。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参与其中。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相应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走廊中布置“安全教育”主题墙面,让孩子们通过画安全漫画、玩安全游戏等方式了解一些与安全有关的知识。又如在主题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进行DIY作品的制作等,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提高审美能力。

三、自然为本,让自然融入环境

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多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将自然融入环境。如,在教室的墙面上悬挂植物图片,让孩子们欣赏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热爱之情。幼儿园内的树木可以分为高大和低矮两种类型。高大树木具有遮阳、降温、防风、防尘等作用。教师可以将高大树木和低矮树木的图片挂在墙上,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具有自然气息的主题墙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在主题墙中设置一些具有自然气息的图片,让幼儿在主题墙中感受自然之美,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自然为本,让自然融入环境,能够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之中更好的展现自己。

四、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教室的一面墙,往往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目标,对墙面进行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都能说话,都能成为孩子学习的阵地。在设计教室墙面时,首先教师要考虑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可以根据教育内容设置相应的主题墙。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主题设计“我爱中国”等主题墙;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季节墙。如:春天的花、夏天的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等。其次,在设计主题墙时要考虑整体布局与墙面风格相统一,主题墙也要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可以采用以幼儿为主体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呈现。最后,在墙面布置时也可以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多元布置。如:绘画区可以体现美术教育;手工制作区可以体现动手动脑能力;图书阅读区可以体现阅读教育等等,可以看出不同的区域体现的重点各有不同,这些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教师的精心设计,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对于幼儿园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2]。

五、注重过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

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过程性,使孩子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例如,在幼儿园中开展“我的家”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让孩子了解家里有什么?孩子们是如何进行布置的?从而激发孩子们想要装饰家里的欲望。在开展“我的家”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幼儿园布置成一个“家”。在布置这个“家”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来进行布置,可以是温馨、可爱的家,也可以是充满童趣的小动物家,还可以是漂亮、华丽的小公主家。教师在布置时要尽量让幼儿参与其中,让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这个“家”。这样一来,幼儿就会非常愿意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同时,教师注重过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体验与感悟[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创设的价值和意义。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美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室,为幼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提供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丁亮亮,陈亚男."以儿童为中心"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为例[J].职业教育, 2024(25):01-02.

[2]岑振兰.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与优化策略[J].爱人, 2023(3):0296-0298.

[3]汪燕.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开展幼儿园教育工作[C]//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