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建构区案例分析:搭建动物乐园
龙艳
云县草皮街幼儿园 675800
一、游戏背景
动物是孩子们热衷探讨的话题,他们对小动物满怀好奇与关爱。中三班不少小朋友家中养有小猫、小狗,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也常常融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之中。结合上学期教材主题学习五“我和动物做朋友”,经过小朋友们的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次建构游戏的主题——搭建《动物乐园》。游戏活动时间从2024年12月17日持续至放假之前。2024年12月20日,小朋友们对室内建构区区域游戏兴致盎然,自主选区时纷纷争抢着选择建构区。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有序排队插卡进区,开启了游戏之旅。瞧,他们在建构区运用各种积木和拼插玩具,尝试通过简单的垒高、围合、镂空等搭建技能,着手搭建心中的《动物乐园》。
二、游戏玩法
1.确定主题与规划:首先组织孩子们讨论游戏,确定搭建“动物乐园”这一主题,并引导他们画出游戏计划,将心中的乐园构想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2.实践搭建:孩子们利用各种搭建技巧,或合作或独立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办法;若无法自行解决,则向老师寻求帮助。搭建完成后,贴上相应的标志图,比如“动物乐园的住所(蛇园)”。
3.参观与改进:邀请其他区角游戏的孩子前来参观欣赏,并提出建议。建构区的孩子们根据这些建议对作品进行改建,让动物乐园更加完善。
4.分享与总结:让小朋友们自由分享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通过画游戏表征的方式,为下次游戏积累经验,做好充分准备。
班级建构区投放了丰富的自然材料及积木材料,旨在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同时,观察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搭建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在组织区角游戏时,优先让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参与,为其他孩子树立榜样,引导他们逐步改进,待具备一定自控能力后,也能自主选择建构区角进行游戏,促进全体幼儿不断进步。
三、游戏过程与实录
在今天的活动开始前,教师引导幼儿设计游戏主题玩法。活动伊始,小朋友们自主选区,叶熙小朋友率先来到建构区,迫不及待地选取材料,开始尝试搭建,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我要搭动物乐园的入口。”然而,还没搭两层,搭建的结构就倒塌了。他皱了皱眉头,与成成小朋友不断交流,两人很快重新开始搭建。旁边的悦悦和然然也在有条不紊地搭建着,搭建完成后,他们精心画好标志,标记出养蛇区域。随后,这四个小朋友开始分工合作,不断对动物乐园进行扩建。在共同努力下,一座大型动物乐园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他们兴奋地唱着、跳着,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周围其他几个小朋友看到后,也纷纷围过来欣赏,这四个小朋友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教师让教室里所有小朋友都来欣赏这座动物乐园,其他小朋友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于是,这四个小朋友再次动手改建,让动物乐园变得更加完美。
四、游戏价值与特点
1.自然教育融合:活动前期,教师引领幼儿收集和探索自然界动物,引导他们认识动物园里饲养的动物,并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凶猛程度等,将其分类安置在不同区域。在搭建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也遵循这一分类原则进行搭建,例如为不同种类的蛇搭建不同形状的蛇形房子,为种类繁多的猴子搭建宽敞、开阔的房子。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入了解动物的自然特性,感受自然的奇妙,将自然教育科学地融入到游戏之中。
2.情感与意识培养: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会模拟给饲养的小动物买食物、喂食物、加棉被保暖等活动。通过这些模拟活动,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萌生出喜爱小动物、保护好小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3.多元能力发展:当搭建完成,小朋友们能够组织同伴欢庆搭建成功,快乐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边唱边跳,充分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部分孩子还喜欢模仿和扮演动物角色进行游戏,展现出对小动物的特别喜爱。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不断思考如何改建,空间感知能力在探索中得到发展。通过独立或合作搭建,他们的搭建本领得以提升。孩子们将生活经验应用到游戏实践中,在快乐游戏的同时,体验到了自然、合作、创新的游戏乐趣,动脑动手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在面对搭建失败时,孩子们能够一起讨论原因,体现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步发展。
五、支持与回应
教师全程关注幼儿表现,适时引导支持。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设计玩法,合作融洽,遇困难主动解决,在快乐游戏中提升知识与社会经验,增强创新意识,掌握不同搭建组合玩法,体会合作乐趣。临近结束,教师组织其他区角孩子欣赏并提建议,激发探索欲。命名环节,部分幼儿因不会画动物受阻,教师计划开展画《小动物》美术课,助力幼儿记住动物外形,将喜爱之情用画作表达。
六、反思
在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中,区角搭建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室内活动形式之一。搭建《动物乐园》不仅有助于锻炼孩子们的手部协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在游戏时同伴间的协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投放多种材料,为中班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不乱扔玩具、积极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
集中反思如下:
1.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在游戏中观察到幼儿在兴趣、技能、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对搭建兴趣浓厚,能长时间专注投入游戏,而个别幼儿则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在日常活动中,需加强个别指导和小组合作,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持久性。
2.技能指导:幼儿搭建技能处于不同的发展程度,教师在游戏中应适当示范和适时指导,帮助幼儿提升搭建技能。
3.合作培养:在合作搭建中,幼儿需要学会沟通、协调和分享。部分幼儿表现较好,能够完成复杂的搭建任务,但也有部分幼儿容易出现争执或独自行动的情况。教师可通过科学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搭建计划、合理分配任务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有效沟通能力。
4.创造力激发:在搭建游戏中,要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合理搭建设计作品,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学习提升:搭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感知形状、大小、空间关系,提升观察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中班搭建游戏活动案例分析,教师不仅深入了解了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能力发展状况,也为今后的游戏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要继续加强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记录与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自然教育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全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