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姚宇恒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210000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时,应积极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尤其要正视当前信息化教育趋势,引入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及内涵。目前,网络画板已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有一定范围的应用,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时,也应积极借助网络画板这一教学工具,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并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以更为直观、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基于此,本文对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了针对性探究,希望可以为今后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经验。
关键词:网络画板;初中数学
一、 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对于网络画板而言,其属于一种新型辅助教学工具,主要特征体现为可以将以往静态的知识点以直观、动态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时,可以借助网络画板来为学生更为生动地展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这也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为积极自主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且,网络画板的应用,还可以使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且手脑结合的学习习惯,营造了更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可以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形成及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借助网络画板开展数学课程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具开放性、探索性,使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同时,也使学生摆脱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教师通过灵活运用网络画板来开展数学课程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而对要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整体来看,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渐构建起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以学生数学基础为前提,灵活选定应用形式
教师在将网络画板引入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时,想要使教学成效得到保证,应深入了解当前学生数学基础,以此为前提来设定有针对性的应用形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一定数学基础,且形成了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以引导教学为主,进而使网络画板应用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平面几何相关内容时,“垂径定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其具有一定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师应灵活运用网络画板,为学生画出圆的形状,然后通过动态演示的方式来为学生展示证明圆内线段、角度相等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圆的计算、证明与作图方式,同时,也使学生学习思路更为开阔。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往往会受到认知能力、学习视野的限制,因此,在学习“垂径定理”时,依然存在理解难度,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画板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即,为学生展示圆的对称性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此来逐步渗入“垂径定理”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垂径定理”及相关平面几何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有代入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体现出了多样化特征,想要有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还可以借助网络画板技术特质来创设有代入感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体验更为丰富。对于教师而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选择生活属性较为突出的数学问题,进而使网络画板的动态展示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当创设出有代入感的课堂教学情境后,则可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突破以往的空间思维限制,更加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点。例如,“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其具有几何及代数知识的双重属性,这也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觉得较为陌生,一时难以找到切入点,尤其对于“立方体不同表面上两点间距离最短”相关问题而言,其是“勾股定理”中所涉及到的典型问题,同时也具有一定抽象性,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画板来为学生创设“蚂蚁在立方体表面两点间爬行”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完蚂蚁爬行过程后,教师则可以利用网络画板将之前的立方体展开,从而使复杂且抽象的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学生则会更为直观地了解蚂蚁爬行路线及两点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学生数学知识理解难度,也激发了学生数学探索欲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画板在的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教师应结合学生具体学情确定适当的网络画板应用形式,使较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点可以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将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向,进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综合素质。具体而言,教师在引入网络画板这一教学工具时,应从以学生数学基础为前提丰富网络画板应用形式、创设有代入感的教学情境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陈国祥.基于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践研究——以中考数学小专题《识别隐形圆》为例[C]//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广东省广州奥林匹克中学;,2022:23-26.DOI:10.26914/c.cnkihy.2022.036684.
[2]张朝立.网络画板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应用——以“圆周角”教学为例[C]//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融合信息技术·赋能课程教学创新——第六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北京市第101中学;,2021:551-555.DOI:10.26914/c.cnkihy.2021.063393.
[3]樊继珍.基于网络画板社区的初中数学教与学[C]//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广州市东圃中学;,2019:718-721.DOI:10.26914/c.cnkihy.2019.06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