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活动的开展
马得龙
榆中县定远镇中心幼儿园 730102
摘要:生活化科学活动将科学知识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幼儿开启了一扇认识科学、体验科学魅力的大门。从儿童视角出发开展此类活动,尊重幼儿的独特思维与兴趣需求,能让科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活动
前言:
生活化科学活动把科学融入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让科学不再遥不可及。基于儿童视角来组织和开展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科学奥秘。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生活是科学的源泉,为幼儿创设贴近生活的科学情境,能迅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内在的探索欲望[1]。
例如:例如,在“植物的生长”主题活动中,幼儿们每天都会看到植物的变化,像种子发芽、叶子长大等。这些看似平常却又奇妙无比的变化,在幼儿眼中宛如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魔法表演。种子从一颗小小的、毫不起眼的颗粒,逐渐破土而出,长出嫩绿的芽苗,这一过程让幼儿们亲眼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与力量。而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舒展、变大,颜色也愈发鲜艳翠绿,更是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生命蓬勃发展的态势。这种日复一日的观察,在幼儿们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深入了解的渴望。
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种子会发芽呢?”“植物没有嘴巴怎么喝水呀?”这些源于生活情境的问题,犹如一把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幼儿们思维的大门。“为什么种子会发芽呢?”这个问题引导幼儿们去思考种子发芽背后所蕴含的条件,诸如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因素。他们可能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妈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培育豆芽的情景,进而尝试从自身经验出发去探寻答案。而“植物没有嘴巴怎么喝水呀?”这个有趣的问题,则将幼儿们的注意力聚焦到植物独特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上。他们或许会仔细观察植物的根部,猜测是不是根就像吸管一样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促使幼儿们主动去观察、思考,尝试寻找答案。
二、鼓励亲身体验,深化科学认知
幼儿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生活化科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例如:以“水的秘密”活动为例,幼儿们可以通过倒水、装水、挤压海绵吸水等操作,直观地发现水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且能流动的。当幼儿们拿起杯子将水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时,他们惊奇地发现水会随着容器的形状而改变自身的形状,无论是方形的盒子、圆形的瓶子还是三角形的模具,水都能完美适应,这让他们初步认识到水无固定形状的特性。接着,他们用滴管小心翼翼地吸取一滴水,放在鼻尖闻一闻,再轻轻尝一小口(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发现水没有任何气味和味道,从而了解到水是无色无味的。而挤压海绵吸水的过程,更是充满了趣味。幼儿们用力挤压海绵,看到水从海绵的孔隙中被挤出,松开手又看到海绵迅速吸收周围的水,这一吸一挤之间,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水的流动性以及海绵对水的吸附性。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关于水的科学知识,更在探索中收获了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从认知层面来看,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对水的基本特性有了清晰而深刻的理解,这种基于直接经验的知识获取方式,远比单纯的书本讲解更能让幼儿铭记于心。在技能方面,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了锻炼。使用滴管准确地吸取和滴落水,需要他们控制手指的力度和协调性;挤压海绵吸水时,手掌和手指的配合也在不断地练习中更加灵活。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幼儿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合日常游戏,巩固科学知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将科学知识融入日常游戏中,能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巩固所学[2]。
例如:比如开展“影子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他们自由摆弄各种物品,观察影子的变化。这一充满趣味的户外探索活动,为幼儿打开了一扇感知世界奇妙现象的窗户,让他们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与大自然中的科学现象亲密接触。
阳光如同一位神奇的画师,为户外场地铺上了明亮的画布,而幼儿们手中摆弄的各种物品则成为了这场光影盛宴的主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户外空间里,幼儿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由地选择各种物品,开始了一场关于影子的奇妙探索之旅。他们拿着形状各异的玩具、卡片,还有树枝、树叶等自然物,兴致勃勃地变换着手中物品的位置和角度,眼睛紧紧盯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子变化的瞬间。
幼儿们会发现物体的形状、摆放角度不同,影子也会随之改变,在不断的尝试和观察中,幼儿们逐渐意识到物体的形状是影响影子轮廓的关键因素,而摆放角度的改变则会让影子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大小。这一发现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幼儿们在反复摆弄物品、细致观察比较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得出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索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总结:
从儿童视角开展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活动,是促进幼儿科学素养启蒙与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激发幼儿内心深处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走进科学世界;鼓励亲身体验,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结合日常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轻松巩固知识的平台,让科学学习充满乐趣。
参考文献:
[1]谢莉.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生活活动环境打造[J].教育界,2024(24):110-112.
[2]范雨晴.依靠生活化教育强化幼儿科学意识[J].小学科学,2024(2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