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重构思考

作者

徐甜甜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2023年是中国金融监管变革中极其重要的一年,金融监管机构改革、金融工作顶层规划、金融监管职能以及审慎监管规则落地,确定了中国金融业未来数年的监管格局与发展趋势。加强完善金融体系改革,依法建设当代高效中央银行制度,不断完善与深化现代的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稳定保障体制,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之中,发挥宏观审慎职能,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此,本文对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优化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主题,改革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分析与实践研究。旨在总结当下监管环境对金融机构监管合规工作的影响,为后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寻找应对方案。

关键词: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问题,对策

一、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金融系统的创新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混业经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领域存在互相渗透和交叉。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间的业务日益融合,同一种金融产品或服务会有不同种类的机构涉足,而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集团则是将金融混业经营推向了顶峰。而混业经营在发挥其协同作用、形成规模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逐渐出现了监管真空。在混合经营模式下,银行、保险和信托等机构虽然拥有类似的产品,但由于隶属于不同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一,存在着监管套利的可能性。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和海外的金融交流也日益紧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督主体比较单一,监督机制并不健全,缺少监督监督的机制,导致其它的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很难参与进来。与此同时,在监督途径方面,总体上还缺少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调查监督渠道,一般都是以现场取证和调查为主要手段,这使得监督的总体效能不能及时提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监管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效果欠佳,制约着金融监管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分析

在监管中需要加强央行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要准确把握可能引发系统风险的关键区域、关键目标,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灵敏性,及早处置和化解风险。中国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最直观体现为“一委一行一局一会”+“各地局”,是中国版的“三层+双峰”模式。“三层”中的顶层是中央金融委和中央金融工委;中间层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底层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以及地方金融监管局。

在此基础上,顶层的中央金融委及其办公室彰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延续了原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的功能,加强对各金融产业的统一监督和协调协调,以及对中央和地方在金融方面的统一监督和协调协调的能力,全面推进,监督实施,并对金融稳定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新设立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对特定组织、行业、金融消费者权利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监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仍承担着对资本市场的监督职能,它的中心任务就是保证资本市场的有序、健康地发展。

此次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将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划入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里总局,这将有助于加强行为监管的标准的统一,并增强管制的效能,同时也会极大地降低由于不同的标准所带来的遵守成本和风险。

金融监管是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复杂而不确定的因素,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增强金融系统的稳定,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同时,加强对金融资源的引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长远稳定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要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职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性监管,消除监管的盲点。金融监管在维护市场稳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应不断优化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风险,打造金融强国。

三、金融监管体系实践研究

金融监管事务支出主要指金融部门监管以及其他金融类监管事务等方面的花销。根据中国国家金融局统计的2011年-2022年全国省级金融监管事务支出额,从中可以看出,2011年至2022年,我国的省级金融监管事务支出额在逐年增加。这体现了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金融监管的重视度不断增强,加强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领域与社会的一项重要使命与任务。

在2023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连续举办了十多次会议,向市场加强监管和保护市场的强烈信号。接下来,中国证监会将本着“不作为而不为”的法制思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提高执法效率,提高执法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失信惩戒、重大违法强制退出市等行政手段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集体诉讼、支持诉讼和刑事处罚的功能,实现对违法者的二次打击。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务的日益复杂化,金融业的风险也在不断滋生,为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强劲的金融监管和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至关重要。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业健康运行,提高社会福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展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改革的方向及未来展望。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当中,健全现代金融监督机制和金融稳定保障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监督,确保不发生系统风险。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存在监管法律不健全,金融体系不完善难以适应多元化业务等问题,确立“三层+双峰”的立体式监管框架,机构监管逐渐向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过渡,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等建议。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沈长征,2016.从金融结构角度探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J].当代财经(9):43−51.

[2]杜一华,2019.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论纲——全球主义关照下的国家主义立场[J].河北法学,37(6):138−151.

[3]李诗林,2023.我国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考量与未来展望[J].价格理论与实践(3):44−51.

[4]黄辉,2019.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国际经验与本土选择[J].法学家(3):124−137;195.

[5]王博峰.金融监管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2021(08):47-48.

作者简介:徐甜甜(2002-),女,汉族,安徽宣城人,本科学历,学生,金融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