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华传统文化在长笛演奏中的呈现与传播

作者

刘子晟 程莉莉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成为当前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长笛乐器作为一种国际化的乐器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媒介。但目前长笛演奏在使用我国传统文化方面,还处于表面性的状态,其对传统文化的使用深度不够,文化的表达不充分。为此,本文从长笛演奏角度来分析对应策略,从而把我国传统文化运用到长笛演奏当中去,使其增加文化内涵与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长笛演奏;呈现与传播

引言:世界文化一体化浪潮滚滚,在世界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长笛是艺术范畴中的世界性乐器之一,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便捷通道。然而,现阶段在我国长笛表演中将传统文化融汇到长笛当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就此问题探究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我国长笛之中有其必要的意义。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长笛演奏中的呈现与传播的意义

在全球化浪潮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长笛演奏具有深远意义。长笛作为国际化的一种乐器,能够很好的传播中华文化。通过在长笛演奏中呈现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为长笛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还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长笛演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它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也为长笛演奏的艺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推动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实践。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长笛演奏中的呈现与传播的难点

1.文化融合的深度不足

目前,在长笛演奏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多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并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只通过简单的旋律、节奏的变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种表层化的音乐形式缺少文化的根本,不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特点。同时,演奏者演奏中国风格的作品时,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也会对文化元素的加入进行生硬化的处理,从而与长笛演奏所体现出的西方艺术形式产生脱节。

2.演奏技巧与文化表达的矛盾

一些长笛演奏者,在中国风格作品演奏过程中过分重视长笛演奏技巧中的某些表现力,比如一些快速音阶、装饰音等,没有过多关注中国风格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感及其意境的传达。这种过分强调技巧的表现容易在技术上给听众造成深刻印象,但是无法深入理解长笛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感信息。长笛演奏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情感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加剧听众之间的文化疏离感,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长笛演奏中的呈现与传播的策略

1.加强文化内涵的学习与理解

丰富文化内涵的培养与运用需要演奏者深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理念、审美态度、艺术价值,将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作为演奏依据与灵感来源,将这种音乐文化内涵自然融入传统音乐作品的演奏之中,让传统音乐作品的表达更具内容与感染力。如琵琶乐曲《夕阳箫鼓》改编为长笛演奏版后,演奏者采用长笛演奏的击键、泛音、装饰音等技巧模仿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效果,增强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在引子部分模仿打鼓的击键技巧,表现了河中泛舟的意境,在华彩部分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与颤音技巧,模仿古筝摇指的效果,表现出中国民族音乐的行云流水之感。琵琶乐曲《夕阳箫鼓》改编为长笛演奏版,虽保留了原曲的意境情感,而长笛演奏的演奏特性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自然融入改编后的作品之中,使听众能通过欣赏长笛演奏,自然体会中国传统文化。

2.创新演奏技巧与表现形式

长笛演奏者应结合中国音乐中的滑音、颤音、装饰音等,在演奏技巧方面进行创新,并通过将这些演奏技巧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增强长笛演奏中对于演奏技巧的娴熟运用,在演奏技巧的巧妙运用下,长笛的演奏可以更好地表现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出的音色及表现力,其演奏可以更好地与中国音乐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相契合。例如在对《牧童短笛》这一乐曲进行演奏的同时,在演奏技巧及演奏形式方面进行创新,使其可以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加入演奏技巧及演奏表现形式。通过运用长笛独特的音色以及演奏技巧对演奏进行了创新,演奏者可以借助长笛音色通过使用长笛演奏技巧,如装饰音、颤音、滑音等,很好地模拟出了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效果,从而使得乐曲的民族风格更加浓厚。

3.推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

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演奏者要利用国际的音乐交流活动,用融合了中华文化特点的长笛乐曲表现给整个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长笛演奏因是国际化的乐器,所以它可以用独特的音色和表现手段,展现中华文化的精髓。例如,长笛演奏家华姵女士通过在四川成都举办跨界整合艺术讲座,将台湾文化与中国大陆的文化交流相结合,展示了长笛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华姵女士在讲座中不仅演奏了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长笛作品,还通过视频和现场互动,向观众展示了长笛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营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氛围。这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岸文化的相互理解,还为长笛演奏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

结束语:长笛艺术加入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进程不但能够提升长笛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能开拓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长笛还能凭借新的演奏方法与方式推动跨文化活动,拉近了东西方国家距离,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知名度。在未来长笛演奏中,更多演奏者应共同发掘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演奏员,实现长笛艺术与中华文化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俞林.如何用长笛演绎中国音乐作品——以谭密子长笛作品《夕阳箫鼓》为例[J].艺苑,2024,(05):59-63.

[2]郑云飞.长笛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J].戏剧之家,2023,(21):97-99.

[3]曾令琼.传统民族元素在长笛表演中的融入方式与技巧[J].戏剧之家,2022,(30):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