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巧“串”知识点,打造高效复习课堂

作者

田彦龙

海原县第五中学 755200

摘要:现如今,新课改政策的全面推荐,要求化学学科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操作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主动学习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式,运用《彩色喷泉》《点水成冰》《魔法药水》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效复习课堂;初三化学;实践策略

众所周知,化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学科,然而,受教学工具、教学方式等因素约束,部分初中化学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化学知识时,难以通过趣味性、教育性更强的问题链与活动解析化学知识,这种状况的发生,致使少数学生难以对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一、巧用问题链,加深知识理解

要想让初三化学复习课更加高效,教师应以学科大概念为出发点,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与问题情境,将较为零散的化学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逻辑性、关联性更强的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复习动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点等学习流程,以及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到初三化学复习课中去,教师还应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与潮流热点,将化学知识转变成一个个开放性、教育性更强的现实问题,积极鼓励学生站在不同角度、层面上思考问题,保证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应用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在复习单元《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重温此单元的同时,利用手抄报、思维导体等方式整合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借助基础问题链(1.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2.电解水实验中为何正极产生氧气;3.如何用简易装置净化浑浊河水等)重新激活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记忆,让学生借助微信、钉钉等线上交流软件依次发言。随后教师也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电解水等实验视频,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默写出来,同时为学生布置调查任务,积极鼓励学生化身成为调查员,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与方法,检测出家中直饮水余氯含量是否超标,最后,教师也要根据家长上传的视频依次为学生打分,并鼓励得分最高的同学将自己的检测步骤与灵感分享给其他同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魅力[1]。

二、妙设综合活动,提升复习效率

从当前初三化学复习课现状来看,仅仅依靠板书式复习策略难以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主动革新教学观念,将零散的化学知识点嵌入在形式、内容更为丰富的实践综合活动中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将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点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促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真正热爱上化学知识。教师开展了“魔法与现实的碰撞”实践活动,以招募“小魔法师”的方式,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清洁剂、食用盐为活动主题,鼓励学生自主查阅、了解清洁剂酸碱性去污渍原理碱面、食用盐的成分、酵母的使用等,同时引导学生将小组的知识成果汇总在一起,同时以知识大讲堂等方式将化学中的溶液、酸碱盐的知识分享给其他同学。随后,教师还应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大象牙膏、彩色喷泉、海底火山等趣味实验视频,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休息时间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胶头滴管(吸入少量水)和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将玻璃管插入盛水且预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的烧杯里……安装好装置,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奇妙与魅力[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复习教学应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侧重点,这就需要教师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利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与认知能力的问题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思华.借助真实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三化学复习教学[J].新课程, 2024(32).

[2]徐新峰.初三化学主题式复习课的内涵,特点及实施策略——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3, 39(10):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