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原因及对策
周丹
哈尔滨格领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作为其核心支撑,对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机械加工中误差问题始终难以完全规避,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本文深入剖析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产生的原因,涵盖机床制造、刀具磨损等多方面,并提出完善设计、提高设备精度等一系列针对性对策,旨在提升机械加工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原因;对策
1. 引言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其精度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误差的存在不可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对策,对于提升机械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概述
2.1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定义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是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等与理想值之间产生的偏差。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甚至导致产品报废。
2.2 误差对机械加工的影响
误差的存在使得加工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误差还会增加后续加工和装配的难度,提高生产成本。在精密加工领域,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产品性能的大幅下降,因此,控制误差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3.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原因分析
3.1 机床制造误差
机床作为机械加工的基础设备,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加工件的精度。机床制造误差主要包括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链误差。主轴回转误差会导致加工件表面产生圆度误差;导轨误差则会使加工件在长度方向上产生直线度误差;传动链误差则会影响加工件的尺寸精度。这些误差的产生,往往与机床的制造工艺、装配质量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有关。
3.2 刀具误差
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由于磨损、破损等原因,会导致其几何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加工误差。刀具的磨损程度与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以及刀具材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刀具的安装误差,如刀具与主轴的同轴度误差、刀具的径向跳动等,也会对加工精度产生影响。
3.3 夹具误差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起着定位和夹紧工件的作用,其精度直接影响加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夹紧稳定性。夹具误差主要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定位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或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而产生的;夹紧误差则是由于夹紧力过大或过小、夹紧点位置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
3.4 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误差之一,它主要包括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于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这种误差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则是由于定位元件的制造误差或定位副间的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它会导致工件在定位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3.5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与受热变形误差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会受到切削力、夹紧力、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以及切削热、摩擦热等热源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形。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会导致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产生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则会使工件和刀具的尺寸发生变化,同样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工艺系统的变形对加工误差的影响更为显著。
3.6 调整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每一道工序中,都需要对工艺系统进行调整,以确保加工精度。然而,由于调整的不准确性,会产生调整误差。调整误差的大小与调整人员的技能水平、调整工具的精度以及调整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
3.7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是指在加工过程中或加工后,对加工件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以及测量人员的主观因素等原因,而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测量误差的存在,使得加工件的精度无法得到准确评估,从而影响后续加工和装配的精度。
4.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对策
4.1 完善设计和加工图纸
设计图纸和加工图纸是机械加工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加工件的精度。因此,在加工前,必须对设计图纸和加工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图纸的尺寸、形状、位置等标注准确无误。还应考虑加工工艺的可行性,避免设计过于复杂或难以加工的结构。
4.2 提高加工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加工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加工件精度的关键,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运行精度。还应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精度。
4.3 选用优质刀具并合理使用
刀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加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应选用优质的刀具材料,确保刀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应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切削参数。在刀具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刀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刀具。
4.4 优化夹具设计和定位方式
夹具的设计和定位方式直接影响加工件的定位精度和夹紧稳定性,应优化夹具的结构设计,提高夹具的刚性和定位精度。还应采用合理的定位方式,确保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减少定位误差。还应定期检查夹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夹具元件。
4.5 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
为了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加工工艺,减少切削力和切削热。二是采用合理的夹紧方式和夹紧力,避免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变形。三是加强设备的冷却和润滑,降低设备的运行温度。四是对工艺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和热变形补偿,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6 减少调整误差
为了减少调整误差,应提高调整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调整过程的准确性。还应采用先进的调整工具和方法,提高调整的精度和效率。还应建立完善的调整制度和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调整都符合加工要求。
4.7 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还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还应建立完善的测量制度和流程,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8 采用误差补偿技术
误差补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法,它通过人为地引入一个与原始误差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误差,来抵消原始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误差补偿技术可以分为硬件补偿和软件补偿两种。硬件补偿是通过在设备上安装补偿装置来实现的;软件补偿则是通过在数控系统中编写补偿程序来实现的。
5. 结束语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问题是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完善设计和加工图纸、提高加工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选用优质刀具并合理使用、优化夹具设计和定位方式、控制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和受热变形、减少调整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以及采用误差补偿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提高加工件的精度和质量。未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精度和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精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强.机械加工工艺误差产生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21,35(06): 123-126.
[2]王芳.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误差分析与补偿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22,70(03): 89-93.
[3]陈浩.机械加工精度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探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0,59(04): 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