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路径

作者

叶仁剑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315300

引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阵地,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未来职业表现。然而,当前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不足,因此,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职业认知模糊

许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的理解较为肤浅,仅停留在表面认知。他们对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路径、专业要求等缺乏深入了解。部分学生认为幼儿教师只是简单地照顾孩子、陪孩子玩耍,不清楚幼儿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早期教育引导等方面的重要职责,这种模糊的职业认知导致他们难以对该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二)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对职业缺乏清晰认知和兴趣,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力不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涵盖多种领域,如教育学、心理学、艺术技能等。但一些学生对这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与未来职业联系不紧密。在学习舞蹈、绘画等艺术课程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和提升专业技能的热情,进而影响其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三)职业情感淡薄

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真正感受到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难以建立起对幼儿的关爱之情和对职业的责任感。一些学生在接触到幼儿教育实践时,面对幼儿的哭闹、调皮等情况,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无法体会到教育幼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使得他们的职业情感难以得到培养和深化。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时,会将学习与未来职业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会主动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幼儿教育充满热情的学生,会主动学习幼儿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于他们在中职阶段获得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稳定师资队伍

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能够增强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意愿,减少人才流失。学前教育行业目前面临着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部分教师因职业认同感低而选择转行。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能让他们在毕业后更愿意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并长期坚守岗位。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利于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提升,为幼儿提供持续、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强烈职业认同感的幼儿教师,会更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他们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与教育研究和改革,为学前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教师的努力能够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路径

(一)优化课程设置,加深职业认知

首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学前教育职业发展的相关内容,如邀请资深幼儿教师分享职业成长经历,让学生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其次,增加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实习,在实践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亲身体验教育教学过程。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对职业的认知和认同。

(二)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增强职业情感

首先,组织学生参与幼儿园志愿服务活动,如协助幼儿园举办亲子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与幼儿密切互动,感受幼儿的天真可爱和教育的乐趣,培养对幼儿的关爱之情。其次,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竞赛,如教案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手工制作等比赛项目。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竞赛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职业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感。

(三)加强师资引导,树立职业榜样

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其次,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如导师制、座谈会等。教师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学前教育职业的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增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归属感。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强化职业氛围

首先,打造具有学前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如在校园内设置学前教育文化长廊,展示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优秀幼儿教师事迹等。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增强对学前教育职业的认同感。其次,建立学前教育专业社团组织,如幼儿教育研究社、手工制作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索学前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师资引导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学前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热爱幼儿教育、具有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2(05):45-48.

[2]王丽.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1(18):77-80.

[3]张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的路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5):66-69.

作者简介:叶仁剑,1978 年 12 月,男,汉,浙江衢州,讲师,大学本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