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飞毛腿"跑腿系统用户画像构建与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设计

作者

鞠明雨 赵轶 王子赫 姜志伟 李睿恒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本文聚焦于“飞毛腿”跑腿系统,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并设计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通过对用户多维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运用合适的技术方法构建用户画像,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用户满意度,为跑腿系统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飞毛腿跑腿系统;用户画像;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

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跑腿服务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飞毛腿”跑腿系统作为行业中的一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构建用户画像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荐显得尤为重要,用户画像能够帮助系统深入了解用户把握用户的偏好和需求,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则可以根据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用户满意度,因此本文开展“飞毛腿”跑腿系统用户画像构建与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飞毛腿”跑腿系统用户画像构建

(一)数据收集

1.基本信息: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是用户画像的基础有助于初步了解用户的身份特征。

2.行为数据:记录用户在系统中的各种操作行为,如浏览的服务类型、下单时间、下单频率、订单金额、服务评价等,行为数据能够反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是构建用户画像的关键数据。

3.社交数据:如果系统允许用户绑定社交账号可以获取用户的社交关系、兴趣爱好等信息,社交数据可以丰富用户画像帮助系统更全面地了解用户。

4.外部数据:结合第三方数据,如地理位置信息、天气数据等,地理位置信息可以用于分析用户的服务需求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天气数据可以影响用户对某些服务的需求,如雨天可能增加用户对送伞服务的需求。

(二)数据预处理

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对于缺失值可以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填充或删除,对于异常值可以采用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识别和处理。

2.数据集成: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在数据集成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冲突等问题。

3.数据变换: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离散化等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建模,例如对年龄数据进行离散化将用户分为不同的年龄段。

(三)用户画像标签体系构建

1.人口统计学标签: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用于描述用户的基本身份特征。

2.行为偏好标签:如常用服务类型(外卖配送、快递代取、排队代办等)、下单时间段偏好、订单金额区间等反映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

3.消费能力标签:根据用户的订单金额、消费频率等指标将用户分为高、中、低不同的消费能力等级。

4.服务质量敏感度标签:通过用户对服务的评价(如好评率、差评率、投诉率等)来判断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敏感程度。

(四)用户画像生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画像标签体系生成具体的用户画像,可以采用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例如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将用户分为上班族、学生族、家庭主妇等不同群体为每个群体生成详细的用户画像,包括该群体的主要特征、常用服务、消费习惯等。

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设计

(一)推荐算法选择

常见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协同过滤算法和混合推荐算法等,对于“飞毛腿”跑腿系统考虑到服务的多样性和用户行为的复杂性,采用混合推荐算法更为合适,混合推荐算法可以结合多种算法的优点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1.基于内容的推荐:根据用户的历史订单信息和服务评价,分析用户对不同服务内容的偏好,例如如果用户经常下单外卖配送服务并且对外卖餐厅的口味、配送速度等有较高评价,那么可以为用户推荐类似口味和配送速度的外卖服务。

2.协同过滤推荐: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相似性为用户推荐其他相似用户喜欢的服务,例如找到与目标用户行为模式相似的其他用户,将这些用户经常使用的服务推荐给目标用户。

3.模型融合:将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协同过滤推荐的结果进行融合,采用加权平均或投票机制等方法得到最终的推荐结果。

(二)模型训练与优化

使用历史数据对推荐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推荐性能,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同时为了应对数据的动态变化和用户兴趣的转移,需要定期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更新,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用户对某些服务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三)实时推荐与反馈机制

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实时推荐,系统需要实时监测用户的行为数据并根据最新的数据更新用户画像和推荐结果,当用户在系统中进行操作时系统能够立即根据用户当前的行为和最新的用户画像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推荐,此外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用户对推荐结果的反馈意见,如是否点击了推荐服务、对推荐服务的满意度等,根据用户的反馈进一步优化推荐模型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用户满意度。

三、应用效果评估与改进

(一)评估指标设定

为了评估用户画像构建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的效果,需要设定合适的评估指标,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值、用户满意度等,准确率衡量推荐结果中相关服务的比例,召回率衡量系统能够推荐出的相关服务的比例,F1值是准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综合考虑了两者的性能,用户满意度则通过用户调查等方式获取反映用户对推荐服务的满意程度。

(二)效果评估与分析

定期对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用户画像构建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的优缺点,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不同用户群体的评估指标,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用户群体的推荐准确率较低,可能需要进一步分析该群体的特征和行为模式优化用户画像和推荐模型。

(三)持续改进策略

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制定持续改进策略,不断优化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引入新的数据源丰富用户画像,尝试新的推荐算法提高推荐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系统服务。

结束语:本文围绕“飞毛腿”跑腿系统开展了用户画像构建与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设计的研究,通过收集多维度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用户画像标签体系和生成用户画像,深入了解了用户的需求和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推荐算法设计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型建立了实时推荐与反馈机制,实现了个性化服务的实时提供和不断优化,通过设定评估指标、进行效果评估和分析,制定了持续改进策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飞毛腿”跑腿系统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先进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和个性化服务推荐算法,不断提升系统的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跑腿服务。

参考文献:

[1]付赛红,常汉杰.基于终身教育数据的用户画像构建和个性化推荐模型研究[J].软件,2024,45(6):10-12.

[2]陈丹,柳益君,罗烨,等.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模型框架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6):7.

[3]陈苏娜,许新华,叶伊,等.学习者画像模型构建及个性化学习策略推荐[J].考试研究,2024,20(3):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