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认”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

作者

宋维霞

会宁县教场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单元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关注。“体认”强调运用亲身体验和感知来构建知识,这与小学英语学习的特点高度契合。单元教学要以主题为中心,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知识性的主题,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围绕在“体认”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结构教学的内涵和方法来展开。

关键词:“体认”视域;结构化教学;小学英语

前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识。“体认”视域下的教学理念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意义生成。因此,将“体认”理念融入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语言,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最终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体认”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内涵

“体认”强调结合亲身体验和内在认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内容。在学习方面,“体认”强调学生”替换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单元结构化教学是指借助结构化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运用问题引导、探究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本质,提升思维能力。通过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单元为单位,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因此,体认”视域下的小学单元结构化教学,是将“体认”理念与单元结构化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核心,以结构化为手段,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语言,通过实践运用语言,最终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二、“体认”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实物、图片等创设模拟购物、角色扮演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并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例如,教师在教学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Food we like》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水果市场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买卖水果的过程。例如,学生A可以扮演水果商贩,而学生B则扮演顾客。他们需要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关于水果种类、价格和数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在实际对话中练习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带来真实的水果,让学生在触摸和品尝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关于水果的描述性词汇。利用这一结构化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加深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

2.设计多样化活动,促进语言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歌曲、故事、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结构化感知语音、语调和语言节奏。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yself》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歌曲《Hello, How Are You?》来教授问候语。通过唱这首歌,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用英语问候他人,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语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讲述《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寓言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时态的使用和词汇。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一结构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

3.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意义生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结构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际情境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小剧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展示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Shopping in the city》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进行模拟购物现场。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并由教师总结发言,利用这一结构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结语:“体认”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教师应不断探索,设计更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在体验中成长。与此同时,小学英语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