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东北抗联遗址保护及其红色文化旅游价值研究

作者

金鑫

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 东北抗联遗址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东北抗联遗址的现状分析,探讨其保护方法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路径。通过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既能有效保护历史遗迹,又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收益。

关键词 东北抗联遗址;保护;红色文化;旅游价值

一、引言

东北抗联,全称为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东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重要力量。抗联遗址遍布东北三省,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遗址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和遗忘。因此,保护和开发东北抗联遗址,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 。

二、东北抗联遗址的现状分析

东北抗联遗址遍布吉林、黑龙江和辽宁三省,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地区的艰苦斗争[1]。吉林省的白山市是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保存着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及其殉国遗址,并定期进行修缮,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拥有大量抗联遗址,如抗联密营和战斗遗址,尽管这些遗址大多位于山区和森林,交通不便,但它们承载着重要的历史记忆。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作为东北抗联的指挥中心之一,保存了东北抗联博物馆及哈尔滨会议旧址,这些遗址经多次修缮和保护,已成为展示抗联历史的重要场所。赵尚志将军的活动区域——鸡西市,保存有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及战斗遗址,但由于一些遗址偏远,部分保存较差。伊春市的小兴安岭地区则保存了抗联的多个密营和战斗遗址,但也面临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问题。辽宁省的抗联遗址较少,但本溪市和丹东市保存有一些战斗遗址和纪念设施,保存状况较好,部分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2]。总体来看,尽管这些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修缮,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资金短缺、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许多遗址仍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未来,亟需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以确保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不被遗忘,能够更好地传承给后代,并且为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东北抗联遗址的保护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遗址本身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尤其是位于山区或森林中的遗址,受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影响,部分遗址已经遭到严重损毁。此外,森林砍伐、城市化进程等人类活动也加剧了遗址的破坏,导致许多珍贵遗址面临消失的危险。其次,资金问题是保护工作的关键瓶颈。许多遗址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大量资金,但许多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压力,难以提供充足的经费用于维护和管理,致使遗址长期处于未得到全面修复和保护的状态。再者,遗址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是问题之一,管理职责不明确、部门协作不力使得保护工作效率低下。公众对遗址保护的意识也相对薄弱,许多人未能充分认识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的重要性。综上所述,东北抗联遗址保护需要克服自然环境恶化、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公众意识不足等多重问题,才能实现遗址的长效保护[3]。

四、东北抗联遗址的保护策略

为了有效保护东北抗联遗址,首先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遗址的修缮、维护和管理,并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此外,必须完善遗址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4]。宣传教育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加强东北抗联历史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公众对遗址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同时,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至关重要,可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加入保护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在技术层面,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保护和虚拟展示等,提升遗址保护的水平和效率。通过这些综合性的策略,可以更好地保护东北抗联遗址,并让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五、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与路径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一种融合历史教育与旅游体验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东北抗联遗址,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开发这一类遗址,不仅能够传承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社会公众的历史认知与爱国情怀

首先,红色文化旅游的最大价值在于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参观东北抗联遗址,游客能够直观地了解抗联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进而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历史的重现与纪实性的展示,红色旅游为新时代的人民提供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红色文化的传播是对其历史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的有效培养,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其次,红色旅游的开发具有推动地方经济的潜力。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路径上,首先应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应结合东北抗联遗址的分布特点,将具有代表性的遗址进行串联,形成有深度、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体系。例如,可以设计“杨靖宇将军线路”或“赵尚志将军线路”等主题线路,吸引对不同历史背景感兴趣的游客。通过精心设计的路线规划,游客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东北抗联历史,还能体验到深厚的文化氛围。其次,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也是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改善交通条件,修缮遗址周边的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仅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还能增强遗址的吸引力。此外,开发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纪念品和文化产品,也能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并作为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增进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创新旅游宣传与营销手段,有助于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社交媒体、纪录片、专题节目等形式,广泛宣传东北抗联遗址的历史和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与旅游企业的合作,通过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和活动,提升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最后,为了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沉浸感,红色文化旅游可以增加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在传统参观游览的基础上,增设情景再现、历史剧演出等互动性项目,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感知历史事件,亲身体验革命时期的艰难岁月,这不仅能够提升旅游的娱乐性,还能深化游客的历史认知和文化体验。

六、结论

东北抗联遗址的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历史认同感。通过创新和多维度的开发路径,东北抗联遗址能够在历史传承和现代旅游之间找到平衡,为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地方经济的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明. (2019). 《东北抗联历史遗址调查报告》.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45-67页。

2.张伟. (2018). 《东北抗联遗址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第56-78页。

3.王晓玲. (2020). 《东北抗联遗址保护研究》. 北京: 人民出版社, 第12-34页。

4.李娜. (2021). 《红色文化与旅游经济》.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第89-112页。

作者简介:

金鑫,1984年4月出生 ,男,吉林省吉林市,博士在读,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经济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平台专项项目“东北抗联遗址保护及其红色文化旅游价值研究”(1452PT006);校级科研项目“关于筑牢文旅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的战略思考”(YB2022005);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中国民间色彩研究”(1452MSYYB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