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作者

孙景明

郓城县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意义重大。它能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动态,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倾向,助力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朋友,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平等交流找到问题根源,调整教学策略。基于此,班主任可通过树立威信、融入关爱、民主管理、关注个性、构建情感沟通渠道、创设激励性评价体系以及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等策略,推动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引言

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将学生放在首位,在充分了解学生多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顺应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合理的指导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确定发展方向与学业目标至关重要。因此,探讨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动态

初中学习紧张,学生常因学业和其他压力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生活。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能让教师及时察觉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倾向,全方位了解学生困难,在班主任帮助下及时解决,避免消极情绪的不良后果。

(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以严厉管理者形象出现,学生完全听从安排。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下,班主任与学生平等交流,形象不再是严厉的,而是成为学生的朋友。例如,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完成班级事宜分配工作,在卫生打扫时与学生一起劳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并提升学习效率

班级管理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能力。以人为本理念下,班主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阻碍,通过平等交流寻找问题根源和解决途径,矫正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在困难中不放弃。同时,定时了解学生上课状态和学习需求,与各任课教师沟通,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精准实施管理措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一)树立班主任威信

班主任要成为一个学生接受的好班主任,必须树立威信。这需要班主任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凭借宽广知识面、丰富知识、渊博学识、灵活教学艺术和熟练驾驭教材的本领吸引学生。同时,总结出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为教学主体,使自己的课和人格吸引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产生兴趣,从而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拥护和爱戴。

(二)将关爱融入班级管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老师。班主任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心灵不受伤害。例如,针对初中阶段女生青春期易产生叛逆心理、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班主任可根据女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典型事例,详细分析青春期容易走入的误区,在情绪控制、身体保健、生理卫生、与异性相处、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作细致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爱到心里去。

(三)实施民主管理

1. 班规大家定

管理班级要有一定之规,但这个法不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班规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管理原则,也能体现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规内容主要是“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尽可能少一些“不怎样”就“会怎样”,且必须涵盖学生生活各个方面,不宜过多过严。当班里出现问题时,先让每个同学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最后采纳合理的建议,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 班级大家管

要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作为班级主人的责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班级管理中,建立值日组长制度,让每一组学生按座号顺序轮流做值日组长。四位值日组长负责班里各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尽力想办法解决。班里每周对值日组长的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值日组长。这一制度让每个集体成员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

(四)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班主任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不对学生进行野蛮生硬的教育约束。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班主任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习惯,找到学生真正的优势,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以正向的引导和鼓励为主,不对学生进行打压式的教育。例如,可通过兴趣档案、成长导师制等方式落实因材施教原则,破解标准化管理导致的学生个性压抑问题。

(五)构建情感沟通渠道

班主任要通过日记批阅、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化情感联结,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例如,班主任可以天天坚持让学生写日记,日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教师命题,大多是学生自命题,但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摄像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用积极的人、喜欢的书、感人的事时刻影响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同时,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尊重、喜欢、理解自己,通过情感交流拉近师生距离,打破传统僵化的师生关系,调节班级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性,建立双方的信任感。

(六)创设激励性评价体系

传统分数导向的评价方式存在弊端,班主任要改革评估标准,采用成长档案袋、进步勋章等多元评价工具,注重过程性成长记录,更符合发展性评价理念。例如,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的成长过程和进步情况,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七)开展家校协同育人

班主任要成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帮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班主任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实现精准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在网络上实现与家长的实时交流,在群里及时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保证每位家长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管理提供自己的建议,切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四、结论

以人为本理念是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必然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实现班级管理全民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树立班主任威信、将关爱融入班级管理、实施民主管理、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情感沟通渠道、创设激励性评价体系、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等实践策略,班主任可以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未来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初中班主任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支持,为班主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共同推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