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讨文博讲解员的知识架构和语言特征

作者

徐雪敏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江苏 东海 222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文博讲解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本文以文博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现阶段文博讲解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基于多角度分析了文博讲解员知识架构与讲解语言的优化措施,以期不断提升文博讲解工作开展质量与水平,实现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具体目标。

关键词:文博讲解员;知识架构;语言特征;优化措施

文博讲解主要指的是采用引导叙述、互动操作、介绍讨论等形式结合博物馆内馆藏内容向参观者进行讲解的一种工作形态,其讲解内容包括馆藏文物背后的人文知识、背景故事等等,文博讲解员应当结合参观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针对自身业务素养与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磨炼与强化,使文博讲解工作的开展实现质的飞跃,有效提升参观者满意度,使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得到显著进步。

1 文博讲解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传播优秀文化

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需基于其馆藏资料内容以及相关物品不断鼓励并引导参观者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研究,从而落实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文博讲解员的工作内容,能够使馆藏展品当中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加广泛充分地传播,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加强对馆藏展品相关历史人文知识的印象,使人们能够通过讲解员的工作不断开拓视野,获取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1.2 与参观者进行沟通交流

在博物馆的展出过程当中,参观者类别与参观需求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通过文博讲解员的工作,能够有效拓展博物馆方与参观者沟通交流的渠道,进一步加强馆藏展品与参观者心理需求之间的联系,使其能够进一步投入到展品的观赏与参观活动当中。与此同时,文博讲解员还能结合实际回答参观者多元化的问题,使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得到有效满足,实现文博工作的不断进步[1]。

1.3 提供优质的引导服务

在现代博物馆的设计与规划过程当中,往往具备某一特定主题脉络,而通过讲解员的服务和引导,能够让参观者更加便捷地把握馆内展出的相关主题,并结合展出特点与展出内容逐步调动参观者的情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参观者在展出当中的体验,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展出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2 现阶段文博讲解员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文博讲解员的工作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受到社会环境变化与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形态以及工作内容同样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1 参观人员结构较为多元

由于文博讲解员需要运用语言针对博物馆馆藏展品的基本信息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述服务,因此其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博物馆讲解工作面对的对象愈发多元化,其中包括了幼龄儿童、大中学生、成年观众以及中老年群体等等,这些参观人员的观展需求、性格特点、专业水平等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这也给文博讲解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难度。文博讲解员应当结合不同类型参观者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以及观展需求等相关因素针对其讲解词以及语言节奏进行充分优化,从而适应不同类别参观者的特征,有效提升讲解质量。

2.2 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广

数字化技术以及移动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导览成为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电子导览技术自由度高、成本低廉等特点的影响,导致其对于文博讲解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专业讲解人员也应当认识到,电子导览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抵消讲解员在讲解情感、问题解答以及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针对自身专业讲解素质与能力进行进一步锻炼,为参观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讲解服务。

2.3 不同展演内容的学术转化要求

在大型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工作当中,往往会基于不同主题推出相应的展演内容,各类展演的频繁更替给讲解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难度[2]。讲解员需要兼顾不同展演的特点与要求,将不同展演当中所突出的差异化的学术成果运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参观者进行传递,需要尽可能避免死记硬背的讲解模式,从而将展品的内涵与精髓更加形象生动地进行讲解,充分强化讲解深度,提高讲解内容专业性与思想性。

3 优化文博讲解员知识架构与语言艺术的措施

为了使文博讲解员的日常讲解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进一步契合博物馆日常运营展出需求,相关场馆应当从知识架构与讲解语言艺术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优化培训工作,使讲解员的适岗能力得到有效展现,更好地落实博物馆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播的相关工作目标。

3.1 知识架构优化措施

①文博知识吸收

作为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工作内容,文博讲解员的日常工作对其文博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差异化的展演内容以及不同的参观讲解对象给讲解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讲解员应当时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方向,针对现代文博工作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充分吸收和容纳,并在实践过程当中对其进行进一步内化,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文博知识架构体系,使讲解员能够基于馆藏展品进行更进一步地延伸,使讲解员的工作模式由服务型向着研究型不断转变,从而培养出经验更加丰富、素质更加优异的讲解团队,实现文博工作的预定发展目标。

②延伸内容学习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以水晶为藏展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在针对东海水晶博物馆相关展品组织讲解的过程当中,讲解人员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水晶领域材料特性、工艺美学、内涵寓意等相关延伸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并能够将其有序地传达给博物馆参观者,使讲解过程能够言之有物,提升文博讲解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在讲解员日常工作当中,应当结合参观者需求针对展品相关延伸内容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更加充分地积累,向参观者展现更加多元丰富的水晶工艺藏展内容,使水晶艺术能够在讲解员的推动下为更多参观者所接受和了解,强化博物馆展出内容在文化领域、学术领域以及社会面上的影响力,促进博物馆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③信息技术知识掌握

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文博讲解工作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讲解员还应当进一步加强自己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电子导览技术、智能展品保护技术、信息化藏品展示技术等进行深入了解与研究,从而能够在个人素养与能力方面不断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使文博讲解工作知识体系的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进一步满足参观者多元丰富的需要。

3.2 讲解语言优化措施

①突出专业特色

除了内化层面的知识能力架构建设外,外化层面的讲解语言体系艺术优化同样也是提高文博讲解工作开展质量以及开展效果的关键所在。由于博物馆已成为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针对展品当中相关文化内涵与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在语言风格层面应着力突出专业化特色,结合馆内展演内容以及馆藏文物相关特点进行更深层次地挖掘和建设,确保讲解词内容的学术性与严谨性,同时不失生动形象的讲解要求,一方面能够做到平易近人,适应无基础参观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学术格调,显现出一定的学术深度[3]。

②掌握语言节奏

在针对文博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当中,合理的语言节奏不仅能够强化参观者对于讲解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同时还能加深参观者的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博讲解氛围以及讲解环境。讲解员应当综合考量馆内展演主题、参观者主体结构、讲解工作开展环境等因素针对语言节奏、语调情感进行合理调节,从而进一步适应文博讲解工作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例如在针对幼龄儿童或中小学学生组织讲解工作时,应尽可能采用比喻、引导等讲解模式,运用更加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进行讲解,而在户外组织大规模讲解活动时,则应当适当加大讲解音量,并时刻关注参观者状态,营造更为良好的讲解状态。

③适应互动需求

讲解员不仅需要进行历史知识与文博知识的输出,同时还需要与参观者群体之间形成全面充分的交流,因此在讲解语言层面也应当进一步适应互动交流的需求特点,通过饱满的精神状态与情绪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鼓励参观者提出问题并展开交流和互动,实现讲解服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另外,在组织参观者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当中,讲解员还应当把握好交流活动的重心和基本方向,控制好交流规模,避免出现跑题或无序讨论等情况,提升互动交流质量。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过程当中,文博讲解员的工作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相关讲解工作人员应当进一步针对其讲解能力、知识体系以及语言特点进行优化分析,使文博讲解工作实现思想性、严谨性、学术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依倩. 宣教视角下基层博物馆讲解工作发展的思考——以文成县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1):63-66.

[2] 黄海东. 博物馆讲解教育功能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200-202+212.

[3] 牡丹. 略谈文博理论知识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0):157-159.

作者简介:姓名:徐雪敏(1987.11.25),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本科,初级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