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作者

韩松泽

黑龙江职业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应得到持续优化,教师应积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育人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升育人效果。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一、提升教师思政课素养,打下坚实教学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效果,必须要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完善,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思政课素养,这样才能为之后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也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综合水平的关键,为此,教师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展开分析和探索,提升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这样才能更为高效地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引路活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教师的思政课素养,大专院校应提升自身站位,将培养教师的综合素养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培养更多“四有”教师。

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学习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贯彻到育人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信心、自尊心,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应重视良好品质的培养,做好道德修养培训,形成高尚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自身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不仅如此,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效果,教师要重视对自身思政课知识储备的拓展,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样才能为之后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助力。同时,教师还需具备一颗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尊重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营造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效果,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帮助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知识探索环境,这对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效果意义重大。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形成讲礼貌、守道德的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造一个更为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知识探索与学习中,这对其未来长远发展有极大助力作用。但是,现阶段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知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这样会导致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随地扔垃圾等,这样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很大不良影响。为此,教师在展开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升,让他们主动改变自身行为和思想,提升育人效果。

为此,在展开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融合,这样能让学生从内到外地受到思政知识的浸润,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更高水平的自我驱动力,促使其获得更长远发展。另外,教师为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效果,可以展开一些学习模范的活动,将一些实际案例、优秀故事引入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结合案例内容展开学习,以此帮助其形成更高水平的道德素养。不仅如此,教师在展开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时,还应着力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正确分辨实际生活中的各类信息,促使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三、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提升学习水平

为提升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效果,教师在展开育人工作时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引入课堂,以此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还能极大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对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应重视对优质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让思政课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合,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力量。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的视频、动画等引入课堂,以此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思政课与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提升他们的理解深度。对于一些不良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坚决抵制,这样才能促使其获得更长远、健康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提升教师思政课素养,打下坚实教学基础;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营造良好氛围;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提升学习水平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黄妹香.新时期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探索历程及经验启示研究(1978-2012)[D].华中师范大学,2024.

[2]刘贝,刘敏.新时代大专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