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工地内业资料现象、原因、策略
吴三国
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徐圩港区液体散货泊位应急消防通道及综合管网二期工程(该工程获得省、市级“平安工程”“平安工地”)的创优实践,整理了该项目平安工地内业资料归档存在的“九种’现象,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九种”原因,并提出规范化管控的“九种”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平安工地 内业资料 存在现象 原因与策略
平安工地是项目从业单位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施工过程以风险防控无死角,事故隐患零容忍,安全防护全方位为目标,推进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与施工作业规范有序的有机统一,是不断深化平安地工发展的重要载体,提醒项目部在平安工地创建过程中要未雨绸缪,杜绝细微隐患,即使999个99%,也比不上1个100%。[1]
1 九种平安工地内业资料现象
1.1 口号代替专案、实质是无方案
项目安全技术人员患上平安工地安全标语“依赖症”,将一些似有新意但内容雷同,口号式的缺乏实质内容的安全标语或标牌打印出来,加上工程概况、组织机构、目录和封面装订成册,添加上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加盖相应印章,就成了项目的平安工地安全专项方案。
1.2 虚假交底、冒名代签
项目为了完成全员安全专项方案交底的资料归档,交底人、被交底人由某一资料员在假交底记录上签字或直接盖签名章,整理后就将该资料当作安全专项方案全员交底存档。项目部只关心交底签字记录,不关心是否为本人参与交底,是否为本人签字。
1.3 简单套用,无针对性
项目安全管理人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加上项目工程概况替代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如抛石堤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中有桥梁高墩台脚手架、作业平台设置逃生通道。清单内容与项目毫无关联,清单设置上不能因实际情况区别考虑。
1.4 以虚假台账代替安全措施落实
痕迹台账资料本是平安工地内业部分考评评价的直观反映。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项目技术人员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修改工程概况后编制成资料,项目还对台账进行虚假造册,这些虚假台账资料掩盖了平安工地存在的真实问题。如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登记台账很清晰,相关票据齐全,记录与凭证符合,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资料记录的内容有高空坠落、固定塔式吊机等与项目不相干安全措施费用,未见临时用电架空、触电、落水等与项目相关安全措施费用。
1.5 以文件代替通报整改要求
项目部(招商引资项目)为了应对上级职能部门或第三方对项目平安工地的检查通报,将政府项目招商引资文件附在整改资料里面,想利用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给予的“特权”不整改、少整改或被要求特例特办、法外柔情,层层做“减法”,层层查、层层管、层层软,全过程“绿灯”,全过程“带病”建设。
1.6 不按方案实施、安全投入偷工减料
项目为了节约安全措施经费投入成本,往往以“形式落实”代替“落实目的”。如栈桥临边防护,用钢筋自制围护栏代替临边防撞护栏,以防尘网代替临边安全立网。
1.7 形式主义,行动无效果
如今一提起防疫防控工作,人人高度重视的说辞不绝于耳。项目部以宣传图片代替防疫防控全落实。在上级检查考评时,用完美的宣传图片来取得领导满意,似乎宣传图片越多对防疫防控工作越重视,实质不是。如项目部张贴“防疫防控人人戴口罩”宣传图片的三个人,只有一人戴口罩;张贴的组织员工测核酸时的宣传图片,排队人之间间距小于1米,还有个别员工在抽烟。形式主义往往“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2]。
1.8编写虚假汇报材料代替现场不对称措施落实
项目部检查人不检查现场先到会场,而是把精力用在汇报材料印刷精美上。被检查的分包单位汇报咳唾成珠(有的汇报不是汇报人原声,是请专业人员配音制作的),在PPT汇报里落实安全措施,搞措施“亮化”,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仔细审阅PPT图片,如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淤泥正在清运要求裸土全覆盖;又如排水板真空预压工程项目要求全围挡喷雾施工;再如雨中酒水进行扬尘管控;第四季度(在冬季)平安工地考核考评参加人穿着短袖T恤等。
1.9 以无相关经验或非专业人士代替专业人士
面对繁重的安全管理,项目部临时抽调、借用、招聘等非专业安全人员。这些非专业安全人员组成的自查整改活动看似场面大,表面轰轰烈烈,但抽查他们的自查整改记录,就知晓效果怎样了。如疏浚工程自查安全隐患内容填写安全带未佩戴、裸土未全覆盖、车辆运输出场未冲洗等几个不痛不痒与项目毫无相关的皮毛问题。
2“九种”平安工地内业资料现象的原因
2.1方案编制人不重视
项目部方案编制人不依据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编制平安工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不按相应的法律、标准、规范要求编制平安工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不按照相关强制性规定或地方标准编制平安工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不按设计图纸中安全技术要求编制平安工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等。
2.2 项目管理人员对制度认识存在偏差
项目管理人员认为制度束缚了手脚,阻碍项目进度推进,但“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制度却是最不坏的”。有没有完善的平安工地制度,对一个工地来说,有可能是血淋淋的。项目部未编制分部分项安全技术方案交底内容;无交底人、被交底人实名参会制度等。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制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平安工地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2.3 方案编写程序不规范
在方案编写前应调查工地中的各项危险源,缺乏调查基础就开始编写方案会给日常安全管理埋下隐患;信息传递缓慢,安全隐患事前控制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开工前,项目部没有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地下、水中、地上、高空、周边等实地进行全面、立体的调查,就不可能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安全风险源。没有对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和人(如海事环卫、消防、应急部门、公安、供电、供水、通信等及工程周边单位、居民)进行走访、调查。
2.4 务实的精神不够
项目部的少数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不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未了解一线实际安全情况未整理安全危险源,未进行风险辨识与分级,造成编制风险清单和措施缺乏针对性;或到了现场发现问题不多,深入调查分析不够;项目技术人员仅凭个人经验和主观想象编写平安工地安全内业资料用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
2.5缺少类似管理方面的方法和经验
整改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总承包单位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三怕”:一怕管理太严影响专业分包队伍的稳定性;二怕管理太严影响施工效率效益;三怕管理太严影响总包与分包单位关系。这样少数专业分包单位就顺理成章地不按平安工地检查通报来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措施逐条整改落实。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仅仅以纸质资料或文件落实通报要求,检查通报效果没有达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
2.6 安全意识不高
人的安全意识隐患也是安全施工中重要的隐患之一,存在讲起来重要,落实起来次要的现象。部分项目人员头脑中未建立起来的“施工必须安全”的观念。
2.7 缺乏主观能动性
少数安全管理人成了“算盘珠”,领导人拨一下动-下,不能主动去施工现场排查安全隐息,不能有效落实预防措施。施工负责人说哪里有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就跑去查一查“落实了”“还行”“没多大问题”“问题不大“你看呢”“某某马上来整改”等话语成了安全管理人经常使用的“标准用语”。
2.8 安全管理人专业能力不足
项目部技术人员归档资料中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与项目毫无关联;危险源的预防措施与项目危险源无关联;危险源的管控时间与项目危险源无关联;危险源管控措施编制人可能与项目专业无关联等。
2.9 缺乏中标时的诚信
投标书中拟投入的人员在中标后不能进场,员变更现象严重,且变更后的人员技术资历、阅历达不到中标书中人员的技术资历和阅历的承诺,变更后人员的专业不对口、业绩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甚至无业绩,无法兑现合同的承诺。
3 纠正“九种”平安工地内业资料现象的策略
3.1 科学编写方案
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平安工地专项实施方案,再按程序进行全面“会诊”,给出合格结论后报监理部。根据监理部提出复查审查意见的“处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调整、补充、优化、完善。保证项目部平安工地专项方案的指导性。
3.2 落实交底
安全交底、安全施工方案交底通常有书面交底会议交底、样板交底(模型交底)、挂牌交底等形式,其中书面交底是最常用的交底方式,加上交底人通过现场口头讲解,交底效果较好,且有据可查。应注意两点:一是项目部安全员只是参与交底工作,不能作为交底工作负责人来签字;二是交底资料编写人不能作为交底资料的审核、审批人。确保全过程交底的目的性。
3.3 自查自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换人自查自审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编写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的“五性”:一致性、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可控性。
3.4 到现场进行核对
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应直达现场,直接进行“五核对”:①核对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项目名称与台账记名称是否相同;②核对现场有效落实措施数量自账登记数量、单位是否吻合;(3)核对现场安全措施赀用金额与台账登记金额是法一致;④核对进安全措施的开票项目名称与台账登记是否一;(5)核对进场安全措施的开票日期是否符合项目施工工期。以防重复使用多次票据、措施图片等作为台帐,保障台帐的真实性。
3.5自查自纠
项目部应根据平安工地检查通报事项整改要求进行“三治”:治病源、治立威、治病因。项目部要从平安工地检查通报“最恨最怨最烦”的问题抓起,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关进笼子,及时修补相应制度的“破窗”,保证各类各种检查通报的强制性。
3.6 查落实
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应做好“四落实”,落实标准、落实责任、落实交底、落实回头看,防止“头痛医脚”式的安全措施,保证落实的安全措施的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
3.7 加强管理监督
预防项目平安工地现场管理状态似乎存在一种“瞎忙”的状态,项目安全负责人应勤走动查施工一线安全管理,做好“十重”,重责任人、重实际、重行动、重落实、重跟踪、既重点又重面、重回头查、重效果、重当下、重持久。做到真查、实查、仔细查、彻底查,确保宣传图片的符合性、引导性、可用性。
3.8查在岗
少数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在班不在岗,很容易发生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有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项目安全负责人日常管理要做好“三对照”,在岗人员与编码登记花名册对照是否吻合;身份证与在岗本人对照;在岗情况与其他员工反映对照,情况紧急时可以视频对照核查。
3.9 兑现合同承诺
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核对中标施工合同投标人员,应进行“五核实”,核实项目投标人员身份的真实性;核实项目投标人员的执业资格的有效性;核实项目投标人学历、专业执业范围、职称、业绩、工作年限等信息的真实性符合性;核实项目变更人员的符合性;核实项目实际在岗人员,来兑现中标时的承诺。
4结语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平安工地创建要求也越来越高,平安工地管控越来越精细化,管控形成集成网格布局立体式结构。笔者依据平安工地创建规定,结合对其的理解与实践体会,建议在施工前实行平安工地方案样板认可制度,此项制度对平安工地管控很有帮助。而平安工地内业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其本质不仅在知,更是重于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笔者希望本文能给同行们在创建平安工地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5 参考文献
[1]刘润.胜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3
[2]司马文森.风雨桐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3]爱德华·洛伦茨.分形论——奇异性探索.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