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依托资源有效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
任展展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 215631
【摘要】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被普遍开展。本文主要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效挖掘教育资源合理运用,通过亲子活动的形式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教育思想;资源;幼儿园;亲子活动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儿童受教育的过程应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陶行知先生建议“了解儿童的能力需要,培养合理之教师父母”。教育资源是指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保证教育实践的各种条件。幼儿园通过挖掘、整合周边教育资源,以亲子活动为媒介,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梳理教育活动资源,完善亲子活动课程资源网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幼儿园课程建设也飞速发展,结合园本特色的项目化活动也层出不穷,期间亲子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鉴于此,梳理幼儿园周边教育资源,遵循生活教育理论,完善幼儿园亲子活动课程资源库显得尤为重要。
1.盘点课程资源寻找问题。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活动实施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应从幼儿学习特点出发,以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为宗旨,为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提供支持。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对周边教育资源进行多次梳理,设置了教学资源库、图书资料库、电子资料库、教学具(教玩具)管理室等。通过再次盘点梳理,我们发现原有资源库分类存在着问题:教学资源库与电子资源库有交集;园内外资源分类不合理;缺少便于查询、检索的目录等。如香山景点介绍、传说故事等,同时在教学和电子资源库中都有存放,缺乏系统性,当教师因为活动需要时不能很快的查询到想要的信息,影响了活动效果。
2.结合活动特点重组资源。
针对课程资源的性质、教育价值、活动需要,通过梳理、整合、归类等对资源库进行重组。物质资源库收集有各种自然物、教学具等,电子资源库则包含人文资源、社区资源、景区相关景点介绍等,收集有刘氏三兄弟名人故事、香山十八景传说故事等。定期更新整理、查漏补缺,确保资源库能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各项活动。同时结合幼儿园当下所研究的“依托香山资源开展幼儿园亲子体验活动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设置园内外的活动实践基地:园内包括各专用活动室、“香趣童乐”户外游戏体验场、亲子活动中心及多功能活动室等;园外有香山景区、高峰茶场、烈士陵园等,把资源范围再次扩大,形成最新的适合亲子体验课程的专用资源网。
3.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各项教育资源时,除了要考虑资源的适应性,同时也要考虑家庭的因素。首先,我们在建立为开展亲子活动服务的资源库时,通过面对面谈话、问卷星调查、家长委员会讨论等方式,全面了解家长及幼儿的需求,为开发利用亲子活动教育资源提供基础。其次,我们在一些资源的开放利用上增强家长的参与性,通过询问家长等方式,使得资源的采纳更科学系统,更能为活动所用。最后我们把家长也作为一种资源纳入进来,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策划、组织亲子体验活动,更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提升了资源库的教育辅助功能,提升了存在的价值。
二、循序生活教育理论,探索亲子活动课程实施策略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幼儿园开展亲子体验实践活动,把社区活动中心、景区特色景点等作为活动场,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
1.甄选科学合理活动环境。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持,环境育人对教育质量有深远的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是否有效,活动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针对亲子活动的不同主题选择最适宜的活动场所。如“小小甜品师”亲子活动开展时,我们选择了幼儿园专用活动室——生活馆,这里有全套适合孩子操作的工具材料,孩子们可以很方便地就投入到活动中;“小跳蛙找妈妈”活动侧重于锻炼幼儿的跳跃、平衡能力,我们把活动场地安排在宽阔的塑胶场地上。其二,园外亲子实践活动基地的科学使用。如三月香山梅岭梅花盛开、四月樱花飘飞,我们到园区选择场地平坦、景致优美的场所开展户外亲子体验活动。
2.多元途径激发参与热情。
家长参与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亲子活动作为联系幼儿园与家长的渠道,更为合作共育架起了桥梁。我园目前有约65%的孩子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家长中有很多缺乏亲子教育的育儿理念,很多时候都是以旁观者来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介绍亲子活动的意义;运用播放视频的方式观摩亲子活动现场;开设专题讲座、邀请积极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亲子活动观。其次,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亲子活动的准备工作中:设计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材料、考察活动场地等,以此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强化责任意识,从中获得一些育儿经验。
3.优化环节完善活动方案
一个完善的亲子活动方案,其内涵需符合“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预设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教师、家长和幼儿三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亲子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组织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家长和幼儿的合作者,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沟通和指导能力,了解家长和幼儿的心理需求,在活动前要对活动的过程进行预设,想问题在前,这样才能在活动出现“意外”时能够机智地化解完成“教”的任务。其次要转变家长的角色定位,在亲子活动中,家长不一定是副手型,也可以是搭档型,甚至是领导型。如“小手拉大手,浓情过端午”活动中,我们挖掘家长资源,邀请巧手妈妈来到活动中,作为“客人老师”的身份引领活动,教师则退位为辅助者。最后优化完善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在设计活动前,教师要针对本次活动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活动场地环境特色,活动材料特性等相关内容设计活动方案,遵循以生活化、游戏化、亲情化、趣味化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
陶行知先生极为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本着“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将儿童教育的场域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这正是幼儿园运用各种资源开展亲子体验活动所需遵循的原则。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亲子体验活动,不仅能适合幼儿年龄、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探索乐趣,同时还能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有效进行亲子沟通,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为幼儿的终身成长奠定基础。
[1]杨冰.陶行知与儿童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5;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时,2014:09;
[3]生活教育之特质【M】//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杨冰.陶行知与儿童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