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路径探究
夏安琴
永善县水务局 云南 昭通 657300
[摘要]水利工程在调蓄、调节水资源满足国计民生多样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加快发展,如何跟进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至关重要。提升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成效,能够让水利工程在管理上更加到位,能够持续彰显水利工程的价值意义。本篇文章主要是立足现代水利工程,对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进行了路径探讨,可为现代水利工程事业提供有效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路径
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完成,国家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需求期待愈发活跃,水利工程基础性、根本性影响愈发凸显,围绕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现代水利工程事业,国家在水利工程领域的人财物力资源投入非常大,都为加快水利工程事业的转型发展、创新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增加了出现洪水等的可能,为发挥好水利工程的基础保障作用,能够实现水资源有效调配、调蓄,对满足国计民生多领域、多层面水资源需求都有重要作用,为此必须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进程,才能更好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效,确保在水利工程功能发挥上更具主动性、针对性、成效性。
1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责任机制
在乡村振兴等诸多战略实施推动下,各地建设的水利工程数量显著增多,分布较为广泛,必然会对水利工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水利工程高效精细管理的难度。为此,必须建设更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责任机制。首先,要合理划分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区域,确保现有的管理机制能够对水利工程实现有效覆盖,避免在管理上出现漏洞、盲区;其次,考虑到水利工程管理的复杂性、专业性,必须要从严从实从细明确基本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倒查管理部门及人员履职尽责情况。除此之外,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态度,制定更具原则性、灵活性的机制,确保管理能够逐步融入更多智能化、信息化元素,配套的管理机制也要一并跟进,才能让水利工程管理始终走到前头。
2新形势下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策略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成果不断涌现,都为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型突破、创新实施给予了有力支持,也是加快现代水利工程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在以下方面更好使劲发力:
2.1建立高水平监视系统
由于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加之水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然增加了常态化管理的难度,更加凸显了监视系统的重要性。科学高效精细的监视系统,能够24小时无缝隙覆盖水利工程,可对水利工程的重点环节、关键部位做到精细监控,现代化监视系统,能够做到水利工程数据信息与最初设计标准等的有效对比,可将第一手的数据信息获取到位并上传到专门的数据管理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分析解读。例如,借助远程监视系统,能够帮助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了解水利工程所在地区河流的主要流势、闸门的工作状态、大坝及最新出现的破损情况,能够为后续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核实、检修维护等提供有效指导。考虑到水利工程的特殊性,为切实发挥监视系统的支持作用,必须科学设计监视系统的布置地点,实现监视系统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衔接,也要确保监视区域有过硬的网络支持,才能确保监视数据信息传输到位。
2.2建设高效维修养护系统
基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综合考虑国计民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少地方水利工程的规模比较大,而且在乡村振兴等进程中建设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也在明显增多,都让整体的水利工程结构更为复杂、多样,也对维修养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期待。以大型水利工程为例,这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占地面积非常大,整体的施工作业量也特别多,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持续作用影响,增加了水利工程出现病害或者故障问题的可能,必须及时跟进做好维修养护,才能避免病害问题影响面的持续扩大,避免水利工程功能受到影响。为此,必须构建更为高效的维修养护系统。围绕维修养护,必须建立更为完善精细的规章制度体系,既有助于明确基本责任,也能够确保在维修养护操作上更加到位,能够让维修养护的每一个环节都明确标准要求,对后续的验收等都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提升一线维修养护成效,要深刻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的作用,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维修养护当中,可实现维修养护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确保在数据信息上实现共享共用,可最大限度保障维修养护的实际成效。例如,借助网络技术的应用,可构建专门的维修养护数据库,数据库中详细记录了特定部位维修养护的次数、问题情况等,能够为正在开展的维修养护作业人员提供有效参考指导,增强了维修养护的针对性、成效性。
2.3建立高效安全评估系统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要想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具备较高的安全水平,只有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才能让其价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在加快安全评估系统建设上,必须深刻认识互联网技术等的基础支撑作用,构建更为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借助数据库系统实现不同层面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汇总,并实现规律性、特点性分析研判。例如,将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气候降水等数据因素纳入其中,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可增强对洪水等的预警研判能力,可确保水利工程在应对上更为主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计算机模型等在水利工程领域有了广泛应用,借助计算机模型,可对安全问题做到不同环境情况下的有效模拟,极大增强了风险预警能力。
2.4建立高效运行管理系统
由于现代水利工程事业持续发展,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布范围也更广,更加凸显了内容完善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决策支持系统在构建上,必须将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内容等纳入其中,并跟进做好以往类似问题情况处置的经验总结,还需要广泛掌握水利工程所在流域的规划、工程建设管理等。通过系统掌握以上内容,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还需要选择科学的数据模拟才能满足高效决策的实际需要。
结束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得益于国家支持、社会推动,水利工程事业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每年实际新建改建扩建的水利工程数量不断增多,现代水利事业整体规模持续增大,都为保障国计民生对水资源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借助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对水资源在时空间上的更好优化调配,在增强应对洪水等灾害问题上效果突出。为此,必须加快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致力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成效,才能在更大范围领域发挥好水利工程的作用,深层次体现水利工程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小斌,杨有宏,杨康,等.“BIM+”在水利工程监理中的应用方案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27):102-105.
[2]靳凤娟,郭俊辰,曹剑.大型水利工程投资控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海河防潮闸除险加固工程为例[J].海河水利,2024,(09):117-120+124.
[3]黄银香.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8):25-27.
[4]罗曌,段琳庆.浅析政府监管在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中关键作用[J/OL].地下水,2024,(05):314-315+342[2024-10-09].
[5]舒昆鹏.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8):55-57.
[6]付传雄,李英才,廖文来,等.基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三检制”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