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劳动教育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作者

章宝胆

屏南县光明第二幼儿园352300

注:本文系屏南县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研究设计并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立项号:PNYKTXQ2024-7研究成果

摘要 :本研究着重于项目式劳动教育用于幼儿深度学习,探究其意义与实施办法。在真实劳动任务情境里,项目式劳动教育可激发幼儿探索欲,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研究给出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多元评价三个策略,目的是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给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基础。实践表明,这几个策略对提升幼儿学习效果有显著作用,具备重要教育意义 。

关键词 :项目式劳动教育;幼儿;深度学习;策略

引言

当下教育里,劳动教育愈发重要,幼儿期更是培养良好劳动习惯、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段。项目式劳动教育这一新颖教育形式,能把劳动和学习巧妙融合,给幼儿带来多样学习体验。本研究着眼探寻有效策略,促使幼儿在劳动时达成深度学习,助力他们全方位成长。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项目式劳动教育里,创设真实情境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极为关键。像 “小小农场主” 项目,幼儿全程亲身参与种植、养殖活动。翻土、播种、浇水时,幼儿直观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体悟劳动价值。植物生长过程勾起幼儿好奇心,他们每日观察植物从嫩芽破土到枝叶繁茂,每个细微变化都吸引着。教师借此引导幼儿提问:“植物为啥要浇水?”“为啥有的植物高,有的矮?” 这些问题似钥匙,开启幼儿探索知识之门,促使他们主动找答案,推动深度学习开展。

教师拓展情境边界能丰富幼儿感性认识。带幼儿参观附近农场,让他们接触广阔真实农业场景。和农民伯伯交流,幼儿能知晓更多农作物种植知识,像不同季节适合种啥作物、咋防治病虫害。这些鲜活实践体验拓宽幼儿知识面,加深他们对劳动理解。在 “小小农场主” 项目里,幼儿亲身体验、实地考察,掌握种植基本技能,对植物生长环境、周期等有更全面认知,为后续深度学习筑牢根基。

二、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项目式劳动教育中,教师引导作用极为关键。教师要引导幼儿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幼儿劳动遇问题,教师别直接给答案,用提问、提示等办法,引导幼儿自己思考解决。像“垃圾分类小能手”项目,幼儿对某些垃圾如何分类有困惑,教师可引导他们观察垃圾材质、用途等特征,帮助其理解分类标准。比如教师问:“这个塑料瓶属于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呀?咱们瞧瞧它的材质和形状。”这样引导,幼儿能主动思考,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还能组织幼儿小组讨论,鼓励分享想法经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时,幼儿相互启发,从不同视角看问题,进而找到更好解决办法。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既能增强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又能让他们交流中拓宽思维,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在探究进程当中,幼儿不仅能够扎实掌握各类劳动技能,还能全方位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多元思维能力。比如在仔细观察垃圾材质的环节,幼儿需全神贯注地去辨别塑料那光滑的质地、纸张独特的纹理、金属的坚硬质感等不同材质的显著特点,这一过程极大程度地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而在判断垃圾分类标准时,他们得绞尽脑汁,依据课堂所学、日常积累的知识进行严谨分析和合理推理,这无疑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教师可巧妙引导幼儿把课堂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场景里,像是在家中对不同垃圾进行精准分类,通过亲手操作来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借由这样切实的实践应用,幼儿能更深刻地领悟知识的价值所在,极大地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引导探究能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稳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顺利实现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不光对幼儿在当前项目中的学习大有帮助,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筑牢根基,助力培养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卓越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儿童。

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项目式劳动教育里,多元评价是推动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途径。以往传统评价方式常常仅盯着最终结果,却忽略幼儿在劳动全程中的表现和成长点滴。项目式劳动教育需采用多元评价方法,以此全面、综合地评判幼儿学习成效。重点要放在过程性评价上,密切留意幼儿在劳动期间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展现。拿“手工制作小达人”项目来说,教师认真观察幼儿制作时的专注状态,比如是否全程投入、有无分心;关注创新能力,看其作品有没有独特创意、是否能突破常规;考察动手能力,像操作工具是否熟练、制作动作是否协调等细节,然后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对做得好的地方大力鼓励。这样的过程性评价,能助力幼儿在实践中持续调整、完善自身学习行为,让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提升,有力支撑深度学习。过程性评价还使教师能清晰知晓幼儿学习进度,精准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契合幼儿学习需求 。

项目式劳动教育里,多元评价主体是助力幼儿深度学习的关键部分。教师评价之外,幼儿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也极为重要。自我评价是幼儿自主学习的突出表现,让幼儿有时间回顾自己从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到团队协作、个人创新等学习过程,清楚认识自身优点与不足。这样的反思有助于培养幼儿自我认知,方便在后续项目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同伴评价则给幼儿带来新视角,使他们学会欣赏他人长处,发现自身差距,进而共同进步。评价时,幼儿通过交流讨论,能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学会合作沟通,提升社交能力。评价结果要以激励为主,充分考量幼儿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持续进步。这种激励性评价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项目式劳动教育中收获成就感与自信心。多元评价既能全面展现幼儿学习状况,又能推动其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学习筑牢根基 。

结语

项目式劳动教育给幼儿深度学习开辟出广阔天地。借助创设情境,让幼儿仿若置身真实有趣场景;通过引导探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欲望;采用多元评价,全面衡量幼儿学习表现。这些策略能切实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往后,我们得深入探寻项目式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持续完善教育方法,为幼儿全面发展营造更优条件,助力他们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儿童。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项目式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3,35(4):56 - 60.

[2] 李明.劳动教育与幼儿深度学习的融合策略[J].幼儿教育,2024,42(2):34 - 38.

[3] 张丽.多元评价在幼儿项目式学习中的实践[J].教育探索,2023,28(5):45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