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养老金制度公平性的法理思考
杨雨
中共丹东市委党校 辽宁丹东 118000
引言:全球呈现人口老龄化态势,我国带着“未富先老”特点迈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构成,对保障老年人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但随着抚养比上扬、缴费人口下降、领取人口增长,基金收支矛盾更为尖锐,怎样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达成代际、区域和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成了急需处理的关键问题,该文将从法学原理视角对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展开探讨,给制度改良和法治建设供应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一、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养老金制度挑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保障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体现主要有出生率的持续下滑、预期寿命的不断增长以及劳动人口占比的下降,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群数量已逾 3 亿,所占比例超 21% ,预估到 2035 年占比会超 30% ,养老金制度受人口结构变动的冲击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缴费人员数量降低使得养老金收益增长疲软,基金赤字渐显;随着老龄群体规模扩大,支付压力显著增加,基金开支急剧上升;人口的流动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让养老制度公平性问题加剧了,农村收入少且缴费底子薄,造成养老金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显著{1}。
(二)现行养老金制度的压力与困境
我国当下养老金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与企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协同推进,此体系运转过程中面临三重困局:制度零散化问题显著,各地区间缴费基数、替代率与待遇标准呈现出明显不同,难以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平局面,基金收支面临更大压力,部分省份养老金当前收支失衡,需依赖中央调剂与财政补贴保障运转,制度的可持续性欠佳,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逝,“现收现付”模式难以实现长期可持续性,个人账户空账现象还导致制度积累不足{2}。
二、实现养老金制度公平性的法治路径
(一)完善人口政策与养老制度的衔接机制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社会学范畴的问题,更成为需法律制度主动回应的治理挑战,若想减轻养老金的压力,需借助立法达成人口政策和养老制度的有效结合,构建长期稳定机制,要构建完善灵活就业者与新型劳动群体的参保体系,我国外卖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自由从业者等群体规模庞大,然而他们的参保比例较低,缴费呈现不稳定状态,对养老金制度覆盖的完整性与公正性造成直接影响。法律需凭借强制条款与弹性缴费途径,保障这些群体公平融入制度,延迟退休政策推行需实现法治化,由于平均存活时长增加,过早的退休年龄不仅让基金压力增大,还造成劳动力资源闲置,延迟退休涉及代际公正与社会认可度,需按法律流程分阶段推进,合理设置过渡阶段,兼顾劳动力的提供与个人权益保障,要依靠法律制度推动人口合理流动和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养老金跨地区转移接续的便捷化,从本质上减轻区域基金差异造成的制度不平衡,唯有达成人口政策与养老制度的良性衔接,才可给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持续运行夯实基础{3}。
(二)推动养老金制度的统筹与可持续改革
实现养老金制度公平,要扩大覆盖范围,更需对整体制度做优化统筹,要借助立法与政策协作逐步达成全国统筹,当前养老金体系依旧以省级层面统筹为主要模式,因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状况,致使缴费基数与待遇标准呈现出明显差异,构建全国一致的缴费比率与待遇准则,可降低地区差距,又可提升制度公正性与社会认可度。要优化个人账户机制,践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公平原则,“空账”现象在个人账户里存在,致使参保人员对制度的信任度降低,可运用财政补助、政策扶持与制度革新,让个人账户切实恢复积累型养老金的属性,增强激励效果。需积极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系统的发展,包含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基本养老 + 补充养老 + 个人储蓄”的立体格局,法律要借助优化税收优惠、金融监管与市场准入机制,为多层次养老体系给予制度保障,通过全面优化与可持续性变革,养老金制度既能减轻基金负担,又可在更广泛范围达成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由此在老龄化社会当中起到长久稳定的保障功效。
(三)构建公平导向的法律监督与救济体系
养老金制度公平性的保障,不仅依靠制度的规划,还需完善的法律监管与权益救济机制支撑,需构建完备的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关乎数亿参保人员切身权益的养老金基金,然而当下依旧存在被挪用、违规投资等隐患,需借立法界定基金投资范畴、风控准则与问责机制,同时设立独立且透明的监管部门,保障基金安全高效运用。要构建权利救济通道,参保人员或许会因缴费时长、待遇计算、异地转接等状况面临不公正对待,现有的救济手段常常缺少效率和可操作性,法律应当赋予参保人员完整的申诉、仲裁与诉讼权,构建专门的社保争议处理机制,来维护个人权益,应带动社会公众普遍参与,以立法手段增强信息披露与社会监管。依法对基金运行数据、政策调整依据及决策进程予以公开,受媒体、专家与社会大众监督,进而提高制度的透明程度与公信水平,制度合理性是一方面,而在监督与救济是否有效,唯有建立起公平引领的监督及救济系统,养老金制度方可真正赢得民众信赖,达成代际与社会全局的长期公平{4}。
结论
养老金制度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巨大挑战,不但增加了基金收支的压力,另一方面激化了公平性冲突,制度公平不只是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项要求,还与社会公正和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密切相关,从法理层面出发,需借助优化人口政策与养老制度的结合、推进养老金制度统筹和可持续性革新、完善法律监督与救济体系等手段,达成制度公平的价值诉求,只有以公平原则为指引,养老金体系方可在老龄化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明辉 .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发展个人养老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西部财会 ,2025,(06):59-62.
[2] 吴娜 . 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金困局怎么解? [N]. 北京日报 ,2025-03-26(004).DOI:10.28033/n.cnki.nbjrb.2025.002002.
[3] 何少锋 . 养老金三支柱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保障 [J]. 现代金融导刊 ,2025,(02):41.
[4] 陈友华 , 孙永健 . 老龄化、养老金覆盖率与水平对养老金支付负担的影响研究 [J]. 河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50(01):1-17.
作者简介:杨雨(1977—),性别:女,籍贯:山东 蓬莱,民族:满,学历:研究生,职称:教授,研究方向:宪法,法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