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实践

作者

金亚

昆山开发区夏驾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2153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将让幼儿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发展目标,绘本阅读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落实该目标的重要途径,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为构建生活化、实践性、创造性的绘本阅读新模式提出指引。因此,文章研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实践策略,即提供多样的绘本阅读素材、创设绘本阅读情境、“教学做合一”深化绘本阅读、打破课堂边界延伸阅读氛围,希望构建既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又符合当代儿童发展特点的绘本阅读活动体系,为幼儿园创新阅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幼儿园;绘本阅读

引言: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持续创新的综合素养,绘本阅读是以图画书为主要载体的早期阅读活动,内容围绕幼儿生活、情感与认知发展等主题,通过生动图画和韵律语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趣味性、教育性的特点,使绘本阅读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使绘本不只是故事载体,而是成为激发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媒介,丰富幼儿的多元体验,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调动其感官,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供多样的绘本阅读素材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揭示教育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强调教育当扎根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生活化的绘本促使幼儿在阅读时主动将绘本中的内容与生活经验相联系,阅读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并从绘本中了解不同的生活场景、人物情感、自然现象等,进而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在生活与阅读的紧密结合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因此,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切实贯彻这一理念的关键举措,便是提供与幼儿生活经验高度贴近的绘本[1]。

从绘本主题的选择来看,家庭生活类绘本是绝佳的切入点,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核心场所,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幼儿来说既熟悉又充满情感连接,所以幼儿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可以选择《我爸爸》《我妈妈》这类绘本,书中以儿童的视角,用生动有趣又充满温情的画面和文字,描绘爸爸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幼儿能轻易在书中找到父母的影子,产生共鸣,加深幼儿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对父母的爱。

幼儿阶段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引入生活习惯类绘本可取得良好效果,如《大卫,不》中调皮的大卫在家里做出各种不被允许的行为,如站在椅子上拿高处的东西、在浴缸里玩得水漫金山等,绘本中用简单直白的文字“不”,以及大卫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理解认识他做出的行为是不对的,便能在阅读中记住正确的做法。

二、创设绘本阅读情境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强调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眼睛、嘴,使其全面感受绘本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阅读好奇心,进而发展创造思维,为此,教师需营造开放的阅读氛围,使绘本故事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体验的场景[2]。以《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经典绘本为例,教师可组织情节讨论活动,设计问题引导式情境,提出问题一:“除了像兔妈妈和兔宝宝那样张开手臂、举起双手,你还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你对爸爸妈妈的爱有很多很多呢?”问题二:“如果让你去发明特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你很爱他,你会想出什么奇妙的办法?”,以上述两个问题在幼儿心中种下好奇的种子。

问题提出后,为了让幼儿深入地理解、感受绘本内容,教师可向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如毛绒玩具兔子、印有各种爱心图案的卡片及色彩鲜艳的绸带等,鼓励幼儿用表演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幼儿拿起毛绒兔子玩具,模仿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只手做出拥抱的动作,另一只手伸向远处,说着:“我的爱能一直伸到远远的地方。”有的则用绸带围成大大的爱心,把自己和小伙伴圈在里面:“我对小伙伴的爱,就像这个大大的爱心,把他们都装起来。”幼儿动手操作道具,张开嘴巴表达想法,还在开放性问题的引导下锻炼大脑,阅读思维得以发散,想象力与创造力也被充分激发,真正实现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融入。

三、“教学做合一”深化绘本阅读

创造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将教学过程融入实践中,助力幼儿深度理解绘本内容,并培养其综合素养,教师具体在可借助创意手工和语言创造活动,让该理念落地生根[3]。其中,绘画是创意手工活动的常见方式之一,如在读完《我爸爸》后,教师让幼儿创作心中爸爸的形象,用画笔描绘爸爸独特的外貌特征,或做有趣事情的场景,如一起踢足球、放风筝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还对绘本中的形象有直观、深入的认识。语言创造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像故事续编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读完《小红帽》后,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续编小红帽从外婆家回来后的经历,有的说小红帽碰到迷路小蜜蜂,帮它找到蜂巢后获得蜜蜂赠予蜂蜜的故事,还有的讲小红帽救助受伤的小鸟,小鸟伤好后为她唱了一首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表达空间,不要对幼儿的想法过多限制,而是要时刻以引导者的身份记录下幼儿的创意想法,如某个幼儿独特的故事构思,语言表达是否流畅自如,来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打破课堂边界延伸阅读情境

创造教育思想中的“社会即学校”理念指出,教育应延伸至课堂之外,从认知发展角度出发,在幼儿园绘本阅读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鼓励幼儿主动去探索绘本中的知识世界,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绘本中的二维图像转化为立体的生活经验,以具身认知过程中实现深度理解[4]。

比如,在自然探索领域,教师可组织“春日寻花”活动,当幼儿阅读《花朵的秘密生命》后,便带领幼儿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去寻找书中描绘的那些花朵,幼儿需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仔细观察每一朵花的形状、颜色、花瓣数量,感受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用小手触摸花瓣的质地,将绘本中的平面知识与眼前真实的花朵建立联系。对于节令文化,教师可结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开展活动,如在立春时节组织其参与制作春幡的活动,让幼儿用彩纸、剪刀、画笔等工具,亲手制作出色彩斑斓的春幡,然后将其挂在校园的树枝上,感受春天到来的氛围,也对立春这个节气有了深刻、独特的理解。

参考文献:

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则为该活动指引新方向,旨在推动幼儿园绘本阅读从传统模式向创造性教育模式的转变。因此,教师需为幼儿提供多样的绘本阅读素材,借助家庭生活、生活习惯等主题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设绘本阅读氛围,解放幼儿的头脑、双手和嘴巴,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依托“教学做合一”理念,开展创意手工和语言创造活动,锻炼其综合能力;打破课堂边界延伸阅读情境,组织自然探索、节令文化等活动,让幼儿将绘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希望教师能持续挖掘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构建更为完善的活动体系,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绘本阅读中实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天翼.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J].情感读本,2024(36):162-164.

[2]胡春梅.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22(22):85-87.

[3]张斯佳.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幼儿绘本阅读能力培养分析[J].情感读本,2024(36):165-167.

[4]严利雅.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的运用[J].儿童绘本,202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