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刘思婷
武威职业学院 甘肃武威 733000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课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2] 高职教育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当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思想与时代内容相结合,运用生动灵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着力培养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胸怀远大理想信念、拳拳爱国情怀、勇于创新奋斗、德智体美劳德技双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联系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出台了多项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如 2018 年 9 月10 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2019年 1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无不体现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要职责,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的时代使命,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高职院校在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以其引导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源泉,重视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计划,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是教学内容编排方面。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思政课教材中篇幅有限。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大学思政公共课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主要出现在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第一部分“崇尚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形成了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四章“明确价值追求 践行价值准则”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第一部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多穿插于各个章节部分内容中出现,服务于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概念,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表化。
二是教学目标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主要以毕业生的合格技能及高就业率为教育质量水平的衡量指标,将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对接行业标准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和学生人文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浮于表面。
三是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固、文化底蕴欠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待提升等主观条件因素;另一客观因素方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模式单一,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构建,存在部分学生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魅力价值进行内在的转化。
四是教学实践方面效果不佳。目前,在高职课堂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中,存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的问题,无法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今后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一是教学体系方面。高职院校课堂是思政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将传统文化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甄选出难易适度并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构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中理性认知、情感认可,从文化价值、文化内涵、文化形式等方面较为系统完整的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元素互融互嵌。
二是教学目标培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思政教师承担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时代重任,要认识到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文化观的指导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素养。
三是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课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丰富、拓展、优化、创新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积极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融入实践生活活动中,培养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是教学实践方面。“‘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3] 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力度,需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发掘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新载体,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行动路径,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打造一个全面、多元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习近平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1).
[3]“‘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 人民日报,2021-03-07.
[4]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第二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N]. 人民日报 ,2022-10-26(01).